“年初以來,兩岸青年交流慢慢升溫。在各方推動下,相信疫情前的熱絡交流情景將很快重現。”台灣中華青年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偉國近日有感而發。

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李偉國正在台灣桃園機場候機,將經澳門入境珠海。紮根大陸七年、致力於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提供幫助的李偉國,3月初回臺,在20多天時間裏密集走訪了多個台灣高校、協會,邀請青年朋友來大陸交流。

“計劃今年暑假帶一個台灣青年參訪團經澳門到珠海,先親測一下路線。團員大多是‘首來族’,我們將給有興趣的同學提供實習機會。”李偉國説,此次走訪了台灣成功大學、台北商業大學、亞洲大學、大葉大學等多所高校,很多青年學子錶達了到大陸看看的想法,反倒有些家長不放心,“我們打算先制定一個詳細行程計劃給他們參考。”

華燦工場董事長,是李偉國的另一個身份。成立於2016年的華燦工場,初衷是為促進“華燦獎”獲獎設計師人才孵化和獲獎作品成果轉化,現已發展為一個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和交流服務的重要平臺。

作為首個作品徵集覆蓋海峽兩岸暨港澳的設計類大賽,“華燦獎”自2014年創辦至今,累計參與的兩岸及港澳地區高校和機構已達百餘所,青年數萬名,作品七萬餘件,在推動兩岸青年融合發展方面取得許多成果。

第八屆華燦獎頒獎典禮將於5月在江蘇昆山舉行。為推進相關事宜,合作單位之一、台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簡稱“傑青會”)理事長陳長風年初以來已多次“登陸”。他告訴中新社記者,過去三年只能參與線上交流,大陸方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後,往來方便,相信兩岸青年交流會重新熱絡起來。

民革中央于2004年創辦的台灣高校傑出青年大陸參訪團(簡稱“傑青糰”)活動,迄今已舉辦18屆,陳長風就參與了14屆,從普通團員發展為工作人員、副團長直至團長。參加“傑青糰”的年輕人,大多是台灣各高校的學生會、重要社團負責人。他們當中的活躍者在2008年創辦“傑青會”,以更好推動兩岸交流。該會有600多位會員,來自台灣北中南東共百餘所大專院校,很多人走出校門後成為各界精英。

“因疫情停辦的‘傑青糰’活動也將很快恢復,目前正在做相關籌備工作。”陳長風説。

從事兩岸青年交流多年,陳長風始終相信,青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多交流、多互動,才能促進了解,成為真正的朋友,未來在推動兩岸合作中發揮正向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