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道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3月29日報道,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牧場主史蒂夫·基廷將上一批“和牛”牛肉運往中國已經是3年多前的事了。以欽奇拉為基地的這位牧場主花了很長時間才與中國客戶建立起關係,他渴望自己對中國的牛肉出口能重回正軌。
基廷説:“我們的客戶見過我的家人,知道我們住的地方、做的事情。他們看過我們的牧場,看到我們原生態的環境,對我們所做的事情和做事的方式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報道稱,儘管兩國之間存在貿易爭端,並且因澳英美聯盟潛艇協議而關係持續緊張,但專家們認為,澳大利亞企業在與中國開展貿易時正“加倍努力”。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簡·戈利説,雖然澳中關係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但兩國之間的貿易依然強勁。她認為,從長遠看,貿易可能會下降,但澳大利亞企業和州政府正尋求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據報道,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丹尼爾·安德魯斯正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這使他成為自澳英美聯盟潛艇協議簽署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澳大利亞政客。
安德魯斯説,他此行的一個重點是吸引更多中國學生到維多利亞州留學,目前約4.2萬名中國留學生在該州就讀。
據報道,戈利教授説:“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最近在上海又增派了一位高級貿易專員。他們在州的層面加倍努力並且認為‘我們需要中國人,我們需要向中國出口以促進我們的增長’。”
報道指,戈利教授認為,儘管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努力加強與印度等其他貿易夥伴的關係,但澳企發現它們很難離開中國市場。戈利教授説:“考慮到政治姿態,多元化是有道理的,我敢肯定政府也正在想方設法鼓勵多元化。(即使)你加上印度,加上日本、印尼和越南,你也必須繼續增加、增加、增加(貿易夥伴),才能接近中國市場的規模。”
戈利教授説,這種被澳大利亞電視劇《烏托邦》嘲諷過的情況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難題”。她説:“我對澳大利亞政府路線的看法是,他們必定認為,他們可以在安全領域對中國進行反擊,但隨後向人們保證貿易和投資將繼續進行。”
據報道,戈利教授説,隨著政策轉變,很少有人討論與中國斷絕關係的經濟影響,“人們不願意談論如果我們不與中國進行貿易會發生什麼情況,因為結局相當明顯,即我們的經濟增速會下降、就業機會減少”。
報道稱,對恢復貿易活力的興趣似乎是雙向的——中國駐布裏斯班總領事阮宗澤先後訪問了圖文巴市、陽光海岸和黃金海岸,討論貿易機遇。
據報道,圖文巴市市長保羅·安東尼奧説,他希望此次訪問能進一步加強圖文巴市與紹興市越城區的國際友城關係。他説:“那是在新冠疫情暴發前締結的,不過近期我們沒有舉行太多活動。但現在我們有機會讓關係繼續發展。”
安東尼奧説,他的願景是讓達令草地原生態牧場的生産商把産品運往中國,然後再將高價值産品運回圖文巴。他説:“我們對目前的進展感到相當滿意,期待兩城之間能有更加全面的安排。”
報道稱,牧場主基廷也表示,儘管政治氣候不確定,但中國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他説:“你不可能不去想它,也不可能不注意它。我們從客戶那裏獲得了保證,我們能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關係。目前,我們只需要處理好業已建立的聯繫並繼續推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