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房屋被抵押,也能過戶了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自然資源部、中國銀保監會30日正式發佈通知,全面部署不動産“帶押過戶”。這是依據民法典明文規定,提升服務水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滿足人民群眾對財産權高質高效保護的需求的重大舉措。

依法破除房産交易難、痛、堵點

不動産登記是一項基本公共政務服務,關係人民群眾最普遍的重大財産權益。推動不動産“帶押過戶”,是民法典的明確要求。

法定職責必須為。在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明確表示,要總結推廣“帶押過戶”等改革創新舉措,不斷提升不動産登記規範化便利化水準。

做好不動産“帶押過戶”,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政府創造性執行效能,聚焦企業、群眾在不動産交易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進一步深化改革舉措,提升為民服務水準。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副局長趙燕説,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條明確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産。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這為不動産“帶押過戶”提供了法律依據。

2021年,自然資源部印發了《關於做好不動産抵押權登記工作的通知》,明確已抵押不動産轉移的具體辦理要求,在登記制度方面做好了與民法典的銜接。此次兩部門在全國部署不動産“帶押過戶”工作,民法典的有關要求終於落地。

讓老百姓省錢、省時、省力氣

不動産“帶押過戶”實行以前,已抵押不動産買賣轉移,需要先籌集資金歸還貸款、辦理不動産抵押登出,再辦理不動産轉移、申請新貸款、辦理新抵押權登記,交易成本高、時間長,流程繁瑣,讓老百姓不勝其煩。

“帶押過戶”實現了大幅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據濟南市不動産登記中心主任杜建剛介紹,濟南推出不動産“帶押過戶”改革後,辦理時限減少近10個工作日,實現2個工作日左右辦結,單筆平均交易成本從1.2萬元左右降至千元以下。

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確權登記局局長方劍強介紹,2023年1月全面部署推出二手房交易“帶押過戶”新模式以來,初步統計全省已辦理1000余筆業務,總交易金額達到95.4億元,涉及按揭交易金額約48.5億元,給群眾和企業節省過橋資金約47.3億元。

趙燕説,要將做好不動産“帶押過戶”作為當前加快推動經濟運作穩步回升的重要舉措之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化部門協同,壓實工作責任,破解實踐中存在的登記機構和金融機構在系統融合、流程優化方面有堵點,新舊貸款跨行辦理難度大,相關市場主體配合度不夠高等難題。

守住“防風險、保安全”底線

房地産買賣,防風險是大家最關心的。做好不動産“帶押過戶”,必須加強組織,暢通溝通協調機制,梳理風險點,制定應急預案,實現全流程閉合監管。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法規部處長周蘭領説,將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帶押過戶”貸款業務新特點,建立健全對應的服務制度,加快貸款業務流程改造,制定操作規程或業務指南,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及時升級改造信貸審批放款、還款結算等系統,實現自動放款、還款、資金支付、尾款結算等,確保資金安全高效。

“帶押過戶”既要更方便,也要更安全。濟南市創新二手房資金監管模式,在交易未完成之前,所有資金均由第三方的“提存賬戶”監管,避免發生資金糾紛,杜絕其他資金監管主體及賬戶的風險隱患;通過推動業主與銀行直接對接交流,避免高額墊資費用,實現不動産解押、過戶、抵押全流程公開透明,杜絕虛假申報和非法挪用購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