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袱、輕裝前行,再燃激情、再創佳績!”在2023年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台州)論壇上,數百位民營企業家、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雲集浙江台州,探索新時代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路徑,尋路問計中國民營經濟的未來。會場內外、線上線下,作為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的台州,廣大企業已感受到經濟向上向好的融融暖意。
春江水暖,闖勁回升
春江水暖鴨先知。走進台州這個民營經濟“大本營”,經濟復蘇的車輪隆隆作響,一股積蓄已久的力量正在迸發。
30多年前,李冠軍省吃儉用買下一台舊模具,生産了台州第一批噴霧器。如今,他任總經理的市下控股有限公司成為噴霧器領域的“隱形冠軍”。“不怕沒市場,只怕沒産品,我們就是要抓住機會,主動出擊。”李冠軍説。
向東是大海,台州企業開放的闖勁正在回升。杜塞爾多夫塑膠橡膠展、法蘭克福世界制藥原料展覽會、迪拜台州智造商品展、香港玩具展……新年以來,台州企業“走出去”的腳步越來越密。
不久前,台州奔的車業有限公司外貿總經理蔡衛民,帶著13款外觀時尚新穎、整體性能優異的車型到歐洲參加米蘭摩托車展,産品一經推出就大受好評。“會後,抓住這波‘熱度’,公司外貿團隊又專程去了土耳其、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國家,拜訪了7個客戶。一個月的歐洲之行,共收穫各種電摩産品意向訂單500多萬美元。”蔡衛民説。
“給點陽光就燦爛”,發軔于草根的台州民營企業,在時代的潮流中櫛風沐雨,憑的就是一股“闖”和“拼”的勇氣。
如今的台州,平均不到8人就有1個“老闆”。即使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台州民營經濟仍貢獻了全市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90%以上的進出口額。
不少受訪台州企業家表示,民營企業不僅在適應變化,更在追求引領變化,強大的適應性和生命力,是企業發展的信心所在。
激活春水,激蕩創新
“我從內心深切感受到民營企業大發展的春天到了。”回到家鄉參加論壇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格外感慨。如今在台州,一小時之內可以找齊所有汽車配件。台州汽車産業工業總産值超千億元,擁有吉利、吉奧等4家整車生産企業和60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了“自主整車企業—龍頭零部件企業—中小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的雁形方陣。
以實業為本、以製造為業,是台州民營經濟最鮮明的特色。從一粒紐扣、一個閥門、一根電纜,到一幅模具、一輛汽車、一艘巨輪,台州無數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專注細分市場,掌握“獨門絕技”,成為行業翹楚。
然而,過去“以量為先”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發展要求。面對“成長的煩惱”,台州民營企業家用“高強度科研投入、高端技術人才引進、高難度關鍵技術攻關”的“關鍵三招”,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在台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的無人車間裏,10多臺數控磨床正在進行出貨前的24小時不間斷動態加工測試。“我們已經實現無人值守生産,工程師只需更換料盤、設置參數。”北平公司負責人説,數字賦能讓企業的每人平均産值提高5倍以上、人力成本下降70%以上。
如今,台州充分發揮民企創新主體作用,全面加強原始創新、産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産權。數據顯示,台州有上市公司72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資本市場“台州板塊”,307個産品細分市場佔有率國內外第一。
依託民營經濟的活力,台州正加快建設台州灣科創走廊,導入中德科工創新園等資源,構建城市創新軸,積極打造“産業大腦+未來工廠”為主體的“泛在智慧”新智造體系,推動“台州製造”加快向“台州智造”蝶變升級。
親清政商,攜手共建
台州民營經濟的信心源自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台州正致力於“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良性互動,讓民營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今年2月初,面對客戶追加的幾百萬元訂單,浙江能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偉卻喜憂參半:新廠房因平臺改造無法申報驗收,擴大産能也就無從談起。“訂單産品交期緊張,中間不能有一個環節出錯,否則就要面臨損失。”
機會稍縱即逝,如何搶抓訂單?正當魏偉著急上火的時候,他想到了台州市路橋區為服務企業而開發的“路路通親清線上”平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問題上報。當天,台州市路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工作人員就和他聯繫,提供現場聯合驗收服務。在住建、自規、消防等部門的聯合服務下,三日內,能偉科技順利拿到了竣工驗收備案表和不動産權證。
“既關心民企飛得高不高,更關心民企飛得累不累”。台州各級政府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群體歷來是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為了依法保護好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台州探索建立對各類市場主體實施統一産權保護的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持續推進減稅降費行動,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
“用心守望民營經濟、誠心幫助民營企業、真心厚愛民營企業家。”浙江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聚力打造推動民營經濟創新創造的最優環境,讓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消除顧慮安心創業、放下包袱全力幹事、輕裝上陣提速前進、大膽發展不斷壯大,再燃激情、再創傳奇,奮力續寫民營經濟新的輝煌和時代榮光。 (記者王俊祿、唐弢、邱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