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3日報道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21日刊登題為《東方快車》的文章,作者為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基裏爾·巴巴耶夫。全文摘編如下:
習近平莫斯科之行的象徵意義之大怎麼評價都不為過。中國領導人在連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選擇前往俄羅斯首都。
此訪充滿深刻意義,展現了兩個大國面對當今國際挑戰的團結一致。
今天,那些重復俄羅斯似乎越來越依賴中國論調的西方人應當明白,中國也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正如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
經濟成為俄中元首會談的主題。兩位領導人提及的貿易額增長是雙邊關係發展的最顯著指標,但絕非唯一指標。俄中在相互結算中逐漸過渡到本幣支付,並且不斷拓展在太空、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規模。同時,中國還準備與俄羅斯在大型項目上展開闔作,其中很可能包括普京宣佈的共同開發人工智慧。
當然,這還遠不能概括兩國領導人21日討論的經濟技術合作的方方面面。俄中在許多領域的協作都有上升空間,特別是在物流方面:現有運力跟不上迅速增長的貿易額,需要新建大型基礎設施。
這不光涉及能源領域:“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尚待建設。我們談論的還有需要擴建和改造的邊境口岸以及兩國之間新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線。
俄羅斯總理已宣佈旨在擴大跨西伯利亞線路運輸規模的新項目。普京還提到為開發北方航道成立聯合工作機構。
在此背景下,不應忘記兩位領導人在籌備會談時都談到對接歐亞經濟聯盟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從另一個長期結果的角度看,此次訪問也很重要。它向所有苦於美國經濟、金融和軍事壓迫的國家發出信號,即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可靠而強大的力量中心,它將在經濟、貿易、結算合作領域建設新的基礎設施。
今天,這個力量中心的特點是:一方面,參與者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追求人人普遍共用的安全。來自各大洲的多個國家爭相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合作平臺,俄羅斯和中國的吸引力從中可見一斑。
中國領導人的訪問行將結束,但對新的雙邊項目來説,這僅僅是開始。可以預期,所有協議,包括長期協議,都將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