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俄羅斯特派記者 白雲怡】“俄中夥伴關係一如既往的牢固。俄中相處的很多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安德烈·科爾圖諾夫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俄中關係是一種新型的大國關係,而這種關係的基礎是充分尊重彼此的國家主權,同時在針對具體的問題時保持高度靈活。在這位俄羅斯著名外交政策專家看來,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比其他許多國家都更適合扮演調停者的角色。談到美國正在張羅舉辦所謂的第二屆“領導人民主峰會”、圍繞一己私利在全世界劃分“民主和非民主陣營”時, 科爾圖諾夫表示,美國武斷和帶有政治偏見的做法不會有什麼成效,因為“這個世界遠比白宮描繪的非黑即白的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環球時報:您對中國國家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有何期待?此訪對中俄兩國關係有何影響?

科爾圖諾夫:這次訪問對俄羅斯來説非常重要,尤其是這是習主席在中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國訪問。在這次訪問中,俄中雙方可以討論的議題範圍很廣,包括俄中經濟關係、新興世界的秩序、地區危機、西方制裁等等。這次訪問也向國際社會發出一個信號,表明俄中夥伴關係一如既往的牢固。

俄中關係是一種新型的大國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是充分尊重彼此的國家主權,同時在針對具體的問題時保持高度靈活。這一關係隱含的資訊是“雙方利益平衡”,而不是“權力平衡”。同時,俄中之間的新型大國關係也是全面的,它覆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人文等各個方面。這種關係同時包含雙邊和多邊形式,但不針對任何第三國。從全球的角度看,我認為,俄中相處的很多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環球時報:您和其他俄羅斯人士怎麼看中方日前發佈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中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科爾圖諾夫:中國比其他許多國家都更適合在這場可謂是俄烏自相殘殺的衝突中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今年2月中國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這一和平文件後,莫斯科給予了極大關注。

我認為,現在的問題是烏克蘭方面是否能考慮停火,以及西方是否會鼓勵烏克蘭方面在不設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同莫斯科展開談判。短期內我們可能還不會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環球時報:在應對各種國際事務的問題上,中俄兩國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科爾圖諾夫:俄羅斯和中國不是軍事聯盟,兩國可能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也會有分歧,然而,在大多數重要問題上,莫斯科和北京是協調合作的關係。這一點可以從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的投票情況中看出,也可以從兩國面對西方單邊制裁的態度上看出。我相信,兩國的這種合作和協調也會擴展到很多大家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上。

環球時報:您認為俄美因烏克蘭問題而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科爾圖諾夫:很不幸,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俄美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

環球時報:如果中美因台灣問題或其他問題而發生摩擦甚至衝突,您認為俄羅斯會採取什麼立場?

科爾圖諾夫:俄羅斯的立場非常明確,在台灣問題上堅定地站在中國一邊。我確信,如果中美在東亞地區發生直接衝突,莫斯科一定會支援北京。但是,我們希望這樣的衝突永遠不會發生。

環球時報:美國正在張羅3月底舉辦的第二屆“領導人民主峰會”。美國此舉是意圖編造和渲染“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俄羅斯學者對這個所謂的“民主峰會”有什麼看法?

科爾圖諾夫:這不是美國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活動——2021年12月9日至10日,美國就線上上舉辦過一次所謂的“民主峰會”。在我看來,把國際社會劃分為“民主”和“專制”兩個陣營既非常武斷,也是帶有政治偏見的,而且不會有什麼成效。即使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利益來説,它也帶不來什麼好處。要知道,這個世界遠比白宮描繪的非黑即白的畫面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