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連著生産供給,另一頭連著消費需求,快遞業被稱為經濟發展與消費活力的“晴雨錶”。快遞業興旺的同時,“綠色”包裝成了未來發展趨勢。輕量化包裝、可迴圈使用快遞箱、數字化運營管理……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相關企業為快遞包裝“瘦身減負”。(3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快遞業更是突飛猛進。僅今年春運期間,全國累計攬收郵件快件103.67億件,日均業務量2.59億件,較2022年同期增長6.14%,較2019年同期增長159%。快遞業快速發展在給人們生産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産生大量包裝廢棄物,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問題備受各方關注和重視。繼國家有關部門發佈了“快遞封裝用品”等291項國家標準後,2020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8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推進可迴圈快遞包裝應用”,並明確到2025年可迴圈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的目標。2021年3月12日起施行的《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提出,“鼓勵寄遞企業建立可迴圈包裝物資訊系統”“擴大可迴圈包裝物的應用範圍”。去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還發佈《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積極推廣綠色快遞包裝,引導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優先選購使用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産品,促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但從近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看,有所改觀但效果仍然讓人不敢恭維。正如北京市海澱區的謝女士所説,當前過度包裝的快遞挺常見的,尤其是買價值較高的商品時,包裝往往“裏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筆者認為,要想快遞包裝達到既“瘦身”又環保的目的,還需要多方發力,即寄件人要與快遞企業一同踐行綠色化、減量化和可迴圈的理念,支援快遞包裝在實施“瘦身”的同時,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推進綠色回收再利用,實現物盡其用,真正讓環保包裝“轉起來”,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快遞服務大民生。郵政快遞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包裝治理也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期待有關部門依法加強監管,對快遞封裝用品生産企業生産的産品要經常進行抽查,使用相關設備隨機對快遞進行檢測,對使用不合格快遞封裝用品的快遞公司進行懲戒,倒逼快遞公司使用符合要求的快遞封裝用品並做好回收和重復使用工作。同時,各地除了落實監督制度等外,更要想辦法對生産這些封裝材料的企業和快遞企業進行適當的補貼,對這些材料實行最高限價,要啟動稅賦調節,倒逼非綠色包裝材質退出市場。另外,也期待廣大市民在寄遞快遞時,多主動使用二次回收的包裝箱,減少包裝材料的浪費,並希望用戶在網點拆了快件能隨手把包裝材料扔到回收箱裏,用戶下次取寄快件的時候,也鼓勵大家使用用過的包裝材料,這樣迴圈使用,才能減少整個社會的使用量,助力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程。

新時代新征程上,只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推動高品質發展。而快遞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是大勢所趨,也勢在必行。同時,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包裝生産、使用、回收等各個環節,也與商家、快遞企業、消費者等全鏈條密切相關。期待全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真正讓快遞包裝“瘦”下去、“綠”起來,實現便捷生活與低碳環保的共贏,為美好明天、美麗中國貢獻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