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在聽取大家意見和建議後,他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3月7日《人民日報》)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更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改革開放40年多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可以從一組數據得到印證:2012—2021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從1085.7萬戶增長到4457.5萬戶,10年間翻了兩番,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佔比由79.4%提高到92.1%。正如專家分析所説,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促進共同富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民營經濟要做大做強,實現提質增效,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持續優化的地方。如在要素環境方面,企業期望進一步優化融資支援、科技人才服務等;在政務環境方面,企業期望進一步優化減稅降費、優化政務大廳辦事流程等;在市場環境方面,企業期望産業支援政策更加精準、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在法治環境方面,企業期望維權統一服務平臺更加健全、涉企案件辦理效率進一步提高;在創新環境方面,企業期望在高端人才引進、財政補貼、科技金融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援。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然離不開民營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更何況促進共同富裕,也是民營企業必須擔負的社會責任。
面對高品質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各地打好“組合拳”,促進民營經濟實現提質增效。具體來説,一方面需要廣大民營企業從嚴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品質發展路子。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正視民營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勇於擔當促進營商環境大提升,深入開展營商環境企業評價工作,充分發揮非公企業維權服務中心作用,對民企合理訴求、合法權益,依法依規辦理,真心真情幫扶,積極推動形成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治、市場和社會環境。同時,相關職能部門要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務求實效推動助企紓困解難題,廣泛深入開展“入企走訪連心”活動,了解企業所需所盼,推動建立政企銀交流合作新平臺新渠道,健全常態化聯繫幫扶機制。通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把企業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企業需求當作家人的需求,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千方百計幫企業解憂。
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全球化競爭的壓力,面對節節攀升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行銷成本,民營企業“向管理要效益”已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這就需要廣大民營企業家把管理當作修煉和提升內功的法寶,不斷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期待相關職能部門為他們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不斷提高他們的科學決策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在企業創新與轉型發展上下功夫、在持續發展上實現提質增效,在科學發展中展示當代民營企業家的才華和風彩,為中國式現代化發揮應有的作用、作出應有的貢獻。(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