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秀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
在世界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逆勢前行,復蘇勢頭日益強勁,展現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大韌勁。2023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的預期目標為5%左右,這一目標不僅高於同期世界經濟預期增速,也高於增速相對較高的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預期經濟增速。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更大動力。
急需新動能的世界經濟
當前,世界經濟運作中的各種短期問題和長期因素交織疊加。在衝擊和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短期因素不斷涌現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也在加速凸顯,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不利因素相對以往明顯增多。從短期來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的負面溢出效應日益凸顯,能源和糧食供應短缺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衝突仍在持續,大規模自然災害多點頻發,世界經濟因此陷入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境地。從中長期來看,科技進步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提振作用仍不夠顯著,很多國家新一輪改革釋放的制度紅利仍然有限,一些國家和地區老齡少子化趨勢更加明顯,世界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提升面臨諸多制約因素。
展望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仍將延續2022年的下行趨勢,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可能出現不同幅度的經濟衰退。2023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數據顯示,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為2.9%,在上年經濟增速下降2.8個百分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2023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為1.2%,較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相比2021年經濟增速,降幅則高達4.2個百分點。IMF曾發出警告稱,佔全球産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家的經濟可能在2023年出現收縮。
從當前狀況和未來趨勢來看,世界經濟復蘇迫切需要注入新的動能。作為長期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的發展中大國,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全球首位。即使遭受疫情衝擊,中國經濟仍充滿強大韌性和活力,經濟增長表現令世界矚目。2022年10月,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3至202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38.6%,比七國集團(G7)成員國貢獻率的總和高12.9個百分點。在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世界經濟急需中國發揮主引擎作用,帶動各國經濟良性互動,共同應對掣肘世界經濟增長的各種風險和挑戰。
中國經濟活力持續增強
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將疫情對民生衝擊降到最低的同時確保了經濟平穩有序運作。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調整,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經濟社會活力持續增強,經濟增長表現持續向好。中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經濟較上年增長3.0%,經濟總量突破121萬億元,每人平均GDP達85698元;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較上年名義增長5.0%。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
進入2023年,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組合拳”的刺激效應逐步釋放,中國經濟景氣水準持續回升,市場信心不斷增強,經濟復蘇向好態勢進一步顯現,展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超預期回升至52.6%,創2012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産出指數分別達56.3%和56.4%。三大指數均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並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全面回升態勢顯著。從市場預期看,2月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較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並升至近12個月來高點,調查的21個行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全部位於景氣區間。這表明,中國經濟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明顯改善,企業信心持續增強。
2023年,中國政府將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精準有力,産業政策將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將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將兜牢民生底線,共同形成促進高品質發展的合力。中國還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穩定糧食生産和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以及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培育經濟增長動能和挖掘經濟增長潛能。
中國經濟增長惠及世界
作為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國將全面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推動形成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的良性互動,並以中國新發展創造全球新機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信心和動力。
中國持續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同世界各國共用中國市場和發展機遇。在世界現代化的新版圖上,中國形成了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勞動力市場和消費潛能,成為全球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和全球合作最強勁的動力源。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巨大。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貨物進口額超過18.1萬億元,增長4.3%。同期,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為7859億元,較上年增長7.2%。中國創辦進博會,便是中國主動同世界共用市場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有力證明之一。
中國持續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不斷將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傳導到世界各國。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動能強勁,對相關國家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2022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實現年均增長8%;同沿線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達571.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中國還提出了面向世界各國開放的全球發展倡議,建立落實倡議的項目庫,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的開放合作,不斷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