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報告明確了今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

對此,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在接受《人民中國》東京支局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今年存在各種不確定的內外部因素,但在調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後,中國擁有實現經濟高增長的有利環境。在他看來,實現6%-7%的經濟增長率也是有可能的。

  丸川知雄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産業經濟學學者

去年中國大幅調整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據我的觀察,經過去年底的感染高峰後,大多數民眾已經康復過來。新冠病毒不再那麼可怕,此前諸如封控等嚴格的防控措施或將退出歷史舞臺。這將非常有利於促進經濟的恢復與發展。2023年中國經濟具備實現高增長的有利環境。但要實現經濟高增長,中國還需要應對一些很現實的難題,比如房地産市場低迷問題、青年群體就業難問題等。能否妥善解決這些難題,事關中國經濟增長引擎能否達到最理想的功率。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我最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會議再次強調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和“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國有經濟的發展”,明確表態既支援國有企業的發展,也支援民營企業的發展。二是強調重視平臺企業的作用,即“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準,支援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這兩點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這表明瞭2023年,中國並不打算單純地依靠政府投資,而是更希望通過重新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進而實現經濟增長。而如何消除民營企業的發展顧慮,提振發展信心,將是眼下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以及中國政府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剛出臺的2023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政府明確了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左右。此前不少國際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5.5%-6%。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目前依然以製造業為中心。去年經濟增長率止于3%,一個重要原因是需求受到了抑制。如果今年製造業的供給和需求都能同步增加,那麼今年經濟前景將很可觀。根據我的測算,在正常情況下,中國經濟這幾年應該具備維持每年平均5%增速的實力。在去年增速止于3%後,如果今年新冠疫情不發生嚴重反彈,同時中國政府能夠重新激發起民營企業的活力,那麼我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或7%也並不奇怪。

採訪、編譯:吳文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