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網際網路已成為當代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空間。守護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提升其網路安全素養,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各方共同的責任。


在去年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一屆會議期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等機構表示,當今兒童在享受資訊技術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面臨的網路暴力和傷害風險也與日俱增。聯合國機構呼籲國際社會推進數字時代國家立法進程,切實保障兒童權益。

為了給未成年人營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網路空間,不少國家做出不少有益嘗試:有的通過修訂法律,讓處理網際網路新問題有法可依;有的發送“網課家庭指南”,培養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習慣;有的推行“兒童數字安全”倡議,築起“防火牆”,凈化網路空間。

阿聯酋——

“兒童數字安全”倡議引導科學上網

答對一道題就進入下一關,答對全部題目,闖關成功,可以獲得安全上網證書——這是阿聯酋一家民間組織專門為未成年人設計的遊戲,目的是引導他們安全上網、免受網路有害資訊侵害。

阿聯酋是世界上網際網路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統計,98%的阿聯酋居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達8小時,其中3小時用在社交媒體上。與此同時,未成年人遭受網路霸淩、欺詐等現象呈上升趨勢。調查顯示,87%的家長表示對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感到擔憂,31%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遭受過網路霸淩。

為更好保障未成年人上網安全,阿聯酋政府和民間機構推出多項舉措。在法律層面,嚴厲打擊不健康的網路內容和網路犯罪,罪行嚴重者將被判處有期徒刑並面臨高額罰款。在預防層面,阿聯酋設立青少年安全上網熱線電話,推出有關手機應用程式,一旦發現網路霸淩行為可立即報警。

阿聯酋內政部2019年推出“兒童數字安全”倡議,整合政府此前推出的相關措施,全力守護未成年人網路安全:首先設立訓練營,幫助5—18歲的未成年人學習安全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其次建立數字安全入口,幫助家長應對數字時代的挑戰;第三是舉辦培訓課程,幫助家長和教師更好地應對網路安全威脅;最後是設立網路支援平臺,及時回應家長的關切。

“兒童數字安全”倡議還特別強調,家長的上網習慣對未成年人有重要影響,家長應做好使用新技術與面對面交流的平衡。非政府組織“安全上網協會”負責人阿德爾·阿勒哈什米認為,政府、企業、學校、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確保未成年人在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提供的機遇的同時,擁有更加安全的上網環境。

西班牙——

築起“防火牆”保護個人資訊

打開社交媒體的註冊主頁,首先要求輸入生日資訊——根據西班牙2018年頒布的《個人數據保護法》,14歲以下未成年人不能自行註冊社交媒體賬戶,未成年人在使用資訊服務時必須徵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且網路公司應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確保授權的真實性。

西班牙國家技術與社會觀察站此前發佈的《西班牙未成年人技術使用指南》顯示,疫情發生以來,線上教育活動大幅增加,約98%的10—15歲的未成年人開始頻繁使用網路。西班牙數據保護局表示,為未成年人築起網路安全“防火牆”顯得尤為迫切。

一名12歲女孩的母親桑切斯告訴記者,線上教學開始後不久,學校向每位家長髮送了“網課家庭指南”,其中包括由西班牙教育、文化與體育部和西班牙數據保護局共同發佈的對未成年人加強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教育的要求,幫助孩子和家長共同了解如何正確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與此同時,指南要求孩子們每天使用手機等智慧設備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鼓勵家長組織更多戶外運動轉移螢幕對孩子的吸引力。

歐盟《數據通用保護條例》對未成年人的數據保護和網際網路使用安全提出明確要求。除監護人驗證同意機制外,該條例還要求網路公司用青少年易於理解的語言,對數據使用的條款進行説明。同時,嚴格限制利用未成年人資訊進行行銷,違反者面臨高達1000萬歐元的罰款。

西班牙《數據保護和數字人權保障組織法》補充規定,未得到14歲以上青少年本人或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任何私自使用未成年人肖像和資訊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處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政府的法律規範、教育機構的指導和企業的責任擔當,對於保障未成年人上網安全都非常重要。

德國——

共同創造安全的網路空間

根據數據門戶網站Statista的統計,截至2021年,94%的德國青少年擁有智慧手機。根據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2020年所做的一項調查,該國12—17歲的未成年人平均每天在手機上花費3小時,用於使用社交媒體以及玩網路遊戲。另一項調查顯示,約55%的受訪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上網時遇到過網路霸淩、暴力等不法侵害。

為解決這一問題,德國對《青少年保護法》進行修訂,將未成年人網路安全納入其中,並於2021年5月1日正式實施。修訂後的法律對社交媒體、線上視頻、音樂及遊戲等移動供應商提出年齡分級等方面的要求,供應商必須確保平臺所有內容經過官方的年齡分級流程。

除了立法,德國還鼓勵民間組織參與守護未成年人網路安全。德國在網路媒體、電視、電影、廣告、紙質媒體等方面成立了經官方認證的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德國數字媒體服務供應商自願自律組織就是其中之一。該組織在2005年得到官方認證後,通過與搜索引擎開展合作,儘量遮罩對未成年人有害的內容,降低其接觸不良資訊的風險。

德國還廣泛開展網路安全教育,培養青少年安全上網意識。例如,在歐盟“數字歐洲計劃”的支援下,德國成立相關組織,定期發佈有關網際網路安全的宣傳材料和提示資訊。每年2月第二周的第二天包括德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舉辦國際網際網路安全日活動,2022年活動的主題為“共同創造安全的網路空間”,今年的主題為“給討論線上生活創造空間”,其間還為德國青少年、家長、教育工作者組織了研討會等活動,普及安全上網的知識。

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裏·佈雷頓認為,對於兒童和青年人來説,數字世界應當是一個積極和安全的環境。“正如我們在允許孩子們安全地騎自行車之前,先要讓他們具備基本技能一樣,我們也在共同為他們提供安全暢遊網路所需的技能。”

(本報迪拜、馬德里、柏林、北京電)

本報記者管克江 顏歡 張慧中 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