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努力,曙光就在前頭。”連日來,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程帆,勞累著,也被感動著。
程帆介紹,自去年12月以來,醫院兩個院區發熱門診和急診科接診量激增,高峰時期是同期的近10倍,就診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多合併基礎疾病,入院即告病重甚至病危。同時,醫院住院病人猛增,在院病人最多時超過6000人,整體病床使用率超過120%。此外,去年12月醫護人員絕大部分被感染,醫院人手一度嚴重不足,面臨極大的救治壓力。
怎樣才能讓驟增的患者有醫生看、有病床住?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統籌全院資源,打造開放床位達5198張的“超級醫院”,努力做到“新冠患者應收盡收、急診患者應接盡接、重症患者應治盡治”。
程帆説,醫院打通所有床位,所有病房調整為“綜合內科病房”,按照先內科系統再外科系統的收治順序,“應收盡收”;打通所有收治通道,門急診、發熱門診患者不以發熱進行預檢分診,不查核酸、抗原,“應接盡接”;打通所有專業,全院內科外科打通、中醫西醫打通,除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根據患者基礎疾病直接收治到相應專科,“應治盡治”;打通全院人員和物資,醫護人員“輕傷不下火線”,快速康復後立即返崗,甚至沒有完全康復就返崗。
不僅要讓患者能看病、能住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更是想方設法讓患者能看好病。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Ⅱ科主任余追説,因為規範的重症救治病區床位有限,很多病人進不了ICU。而經過亞重症改建的普通病房,在重症專家的指導和協助下,也能有效地收治病人。這段時間,余追的身影總是奔波在重症醫學Ⅱ科和他“承包”負責的3個病區,守衛著生命之門。
與此同時,依託24小時接診的“武大雲醫”網際網路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患者。
“這可能是細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要儘快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氣道分泌物測序。”“病人整個代謝的紊亂一定要糾正,這是肺炎癒合的基本條件。”1月5日上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Ⅱ科主任胡克、重症醫學Ⅰ科主任詹麗英,在“武大雲醫”上指導湖北沙洋縣人民醫院緊急救治當地一位61歲的新冠感染患者。
近半個月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新冠救治國家和省級專家團隊,還“點對點”遠端幫扶省內的漢川、咸豐、潛江等地的20多家醫院,開展急危重症患者遠端會診100余人次。此外,從2022年12月以來,“武大雲醫”累計接診超過6.3萬人次,為患者提供網路就診、送藥到府、居家健康管理等服務累計超過232萬人次。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萬紅慧説,作為傳承百年紅色基因的“紅色醫院”,醫院始終堅持醫心向黨、醫心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醫院高品質發展;持續深化人才培養,加強學科建設,優化運營管理,加快融合創新,竭力讓患者少痛苦、少花錢,不懈求索患者尋醫問診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