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1月6日刊登題為《剔除中國將加劇世界性通貨膨脹》的文章,作者是三菱UFJ研究諮詢公司理事長、經濟産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竹森俊平。文章摘編如下:

2023年已經開始,俄烏衝突仍在持續,通貨膨脹對世界經濟構成重壓。

首先,2008年雷曼危機發生後,發達國家中央銀行一直實行超級寬鬆貨幣政策,但去年面臨通貨膨脹後轉變了政策。高通脹、貨幣緊縮,這些今後還會持續。

其次,作為高通脹的原因,世界經濟已經從“需求不足”轉為“供應不足”。

供應不足的結構性原因,首先在於能源缺口。去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能源短缺問題變得突出。

西方國家急於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目前,在強行把俄羅斯石油踢出國際供應市場的情況下,還不清楚僅靠美國頁巖油和沙特等中東國家石油的生産餘力能否填補短缺部分,供需緊張恐怕會加劇。

供應不足的第二個結構性原因,是地緣政治對國際貿易原則的影響越來越大。促成上述轉變的,是美國把中國視為“有意願和能力重新構建國際秩序的唯一競爭對手”這一戰略。

美國的戰略意圖是,通過讓西方停止對中國提供新技術,來阻礙中國的産業和軍事技術發展,使之在尖端産業方面、在軍事力量方面都無法挑戰西方。具體的對策主要針對半導體領域,美國已出臺措施,把對中國供應半導體新産品的企業踢出美國發放補貼的對象範圍,並禁止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相關半導體技術的出口。

針對美國的上述舉措,中國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但美國可能將繼續沿襲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做法,以“安全”為由採取貿易保護措施。

中國現在發揮著全球供應鏈中心的作用,價格低廉、品質良好的中國産品此前一直支撐著低通脹、良好的世界經濟環境。中國不管是作為産品的需求方還是供應方都很重要,與中國交易的減少對日本經濟也會造成沉重打擊。

但如果美國的上述政策導致西方謀求建立把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那麼中國製造業退出所引發的高通脹環境的變化,可能會長期困擾世界經濟。

另一方面,從世界經濟整體上看,中國製造業退出造成的缺口,需要通過其他國家擴大生産規模來填補,但作為候選對象的國家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