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張東方 甘甜 張嘉印 陳夢迪)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數字時代的話語權之爭成為關注焦點。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如何用好“北京名片”,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對外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12月9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中國新聞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交學院主辦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與北京對外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國際傳播旗艦媒體、高校學術機構、智庫組織的30多位專家圍繞上述議題展開研討。

  抓住機遇,力爭彎道超車

儘管近年來中國國際話語權有了較大程度提升,當今國際輿論“西強我弱”的局勢仍未完全改變。如何把握好國際傳播規律,提升國際輿論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

新華社原副社長、高級編輯嚴文斌指出,數字技術賦能構建國際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為形成與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提供“彎道超車”的機遇。他認為,首先要正確把握以流動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為主要內容的烏卡時代國際傳播的新趨勢;其次,通過人人皆媒和永久線上的傳播語境,倒逼國際傳播數字化變革,實現國際傳播産品、渠道、手段和形式的多樣化、多元化;最後,要冷靜觀察國際輿論鬥爭的新特點,掌握國際傳播迭代演變的新趨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程維教授表示,“隨著數字媒體新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研究的理論創新和範式轉型遇到了新機遇、新挑戰,亟待探求全新的對外傳播之路。”他進一步指出,推動新聞傳播行業的創新發展,不僅是構建媒體深度融合新格局的內在邏輯,也是培養複合型新聞傳播人才,實現學科融合、文理融合的必由之路。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研究所所長劉笑盈教授介紹了北京冬奧會中指導國際傳播活動的實踐經驗,闡述了當前國際傳播的五大轉變——價值傳播的轉變、從講道理到講故事的轉變、從普通受眾到精準受眾的轉變,從傳統傳播到新媒體融合傳播的轉變,以及從單一傳播符號到多元傳播符號的轉變。

擦亮“北京名片”,講好中國故事

長期以來,北京憑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和日新月異的發展,是中國形象的重要“代言人”。未來,北京的國際傳播工作也面臨著新挑戰。從哪些方面擦亮“北京名片”,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新聞網總編輯吳慶才強調,北京一直扮演著引導世界打開中華文化寶庫的“第一窗口”,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的最前沿陣地。

他指出,在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和北京對外文化傳播的工作中,應注意處理好這些關係——首先,要處理好“求同”與“立異”的關係。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應該是善於在對方的語境下詮釋自己、展示個性、表達不同、促進認同,講述中華優秀文化中,可供當今世界文明互鑒的中國價值;其次,要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係。面對短而又短的傳播産品製作趨勢,傳播者要對文化內容有較強抽象提煉能力,讓傳統文化韻味猶存,同時,又要對傳播形式有敢為人先的雙創表達,讓傳統文化活靈活現;最後,要處理好“傳統文化符號”與“新文化符號”的關係。通過新時代中華文化符號的塑造和傳遞,更具體、更形象、更有人情味和現代感,也更能收穫“共情”“共振”的傳播效果。

北京高校新聞與文化傳播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大學副校長張樹輝指出,北京作為中國的文化名片,承載著弘揚華夏文明的重要作用,承擔著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特色,也是傳播中國故事的重要平臺。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帶動北京對外文化傳播過程當中,也對包括北京高校在內的大學,還有科研機構,在提升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加強文化傳播研究這些重要的領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堅持創新,答好國際傳播的新考卷

當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新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國際傳播方式不斷創新。特別是以互動性為特徵的社交媒體平臺、擁有豐富鏡頭語言的短視頻、依靠演算法取勝的人工智慧等,日益成為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工具。

著眼于北京發展新階段、新方位、新要求,應如何創新對外傳播推廣的工作思路與模式?北京市委宣傳部對外推廣處副處長穆定平以“愛上北京的100個理由”主題短視頻大賽為例,介紹了新時期外宣工作轉主場、轉方式、轉方向的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任孟山教授則從虛實結合、人機結合、全球化和本土化結合、以及思想和實踐結合的四個維度進行了總結,並提出在數字文化經濟浪潮中,資訊生産模式的變化勢必會為國際傳播及北京城市品牌的對外傳播帶來更多可能性、豐富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