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國多地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隨著一系列政策陸續見效,旅遊、工業製造、消費物流等行業正在呈現越來越多的復蘇跡象。機票搜索量日漸攀升,工廠供應鏈更加穩定,消費與物流收穫信心都在彰顯眾多行業開始嘗試回歸正常節奏。
海口美蘭機場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 (視覺中國)
旅遊需求噴發
文化和旅遊部9日繼續對相關疫情防控工作指南進行調整更新,除對導遊上團前核驗健康碼外,相關指南均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健康碼、開展落地檢。伴隨各地逐漸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及跨省遊和文旅業新版防疫指南逐步落地,曾在疫情暴發時“首當其衝”的旅遊業釋放積極信號。
同程旅行7日提供給《環球時報》的數據顯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當天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後,機票暫態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438%,火車票暫態搜索量上漲276%。攜程平臺上的機票暫態搜索量猛增160%。去哪兒的數據顯示,機票搜索熱門目的地包括三亞、成都、廣州、上海、哈爾濱等;火車票搜索熱門目的地包括成都、長沙、鄭州、武漢等。
提及今冬的旅行趨勢,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馮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去溫暖的南方過冬,或是去北方享受冰雪旅行,仍是冬季旅行的主要趨勢;而同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明陽則表示,預計今年春運期間至明年春季的小長假旅遊市場表現或超2019年同期。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雖然政策調整必然會讓出行需求得到顯著釋放,但同時也要看到,旅遊消費的謹慎心理還未散去,在開春前這段時間內,省內遊將率先恢復,本地近程遊仍是主基調,遠端遊目的地中,冰雪旅遊項目將受消費者青睞;從客群角度來看,商務旅遊恢復優先於觀光休閒度假;同時,青少年客群仍是主力。對於旅遊從業者,戴斌則提醒説,市場恢復需要循序漸進,業內仍需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2023年暑期,國內遊有望恢復至疫前水準。
此外,《環球時報》記者還從萬豪、希爾頓、洲際等酒店集團,以及北京環球度假區、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等各地景區了解到,各地酒店、景區的入住、入園政策已依據當地防疫政策進行了及時調整。對此,文化和旅遊部法治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旅遊政策法規中心副主任王天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國家在不斷優化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給各地一定的裁量權。作為旅遊企業,航空公司、酒店、民宿、景區等,一定要及時跟進所在地的疫情防控政策,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旅遊企業更是要反覆提示旅客做好防控措施,要給廣大遊客一個“緩衝期”。
汽車産業鏈加快恢復
德國財經新聞網7日報道稱,中國防控政策優化給全球汽車製造商新的希望。這從最近的德國DAX股指可見一斑。一位德國汽車品牌經銷商表示, 其産品的生産、供應鏈和銷售會獲得中國經濟改善的支援。國際汽車零件供應商採埃孚集團一位發言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出臺後,大大減少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認為,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會對汽車行業帶來重大利好,最關鍵的是增加了産業鏈的可計劃性。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會為全球供應鏈穩定帶來利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具體來看,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將帶來以下利好。第一,在生産端,有利於供應鏈得到保障;第二,有利於恢複國際商務交流,特別是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在人員外派上更容易;第三,在消費端,經銷商可以正常開門營業,11月,有30%—40%的經銷店處於關門狀態,另外,因為對自身防疫考慮,消費者會更傾向於購買私家車,可能會刺激新一輪汽車購買。同時,消費者信心會越來越有利於上游企業的生産和銷售。
但許海東認為,汽車市場的恢復還要經歷一段過程。明年第一季度,或許並不會迎來汽車消費的反彈,甚至會出現下滑情況。對車企來説,要幫助員工做好防護。
德國新聞電視臺8日表示,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讓全球供應鏈得到更大的支援。過去幾年,中國一直為全球輸送抗疫物資。未來隨著中國供應鏈加快恢復,歐洲緊缺的家電、家居用品、自行車、玩具、手機等産品供應狀況將得到改善。同時,中國零件供應的恢復,也可以讓歐洲工廠再次全負荷生産。
給全球經濟和股市注入活力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周志成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著各項新措施的有效落實,預計全國貨運物流將快速反彈復蘇,明年初有望回升到疫情前正常水準。
周志成表示,新的政策將有助於加快貨運物流市場復蘇,對於國民經濟回暖提供重要支撐。一是打通跨區域物流大通道,助力産地銷地産銷對接和供需匹配。二是連通生産製造物流全鏈條,降低産業鏈各環節缺貨和斷鏈風險,保證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三是暢通生活消費物流全渠道。當前,居民消費除了傳統的商超渠道,越來越多采用電商快遞、即時配送等高時效渠道,對物流的通暢度非常敏感。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中國電商,尤其是跨境電商近日頗受資本市場青睞。受多地組織外貿企業商務包機赴海外,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影響,本週A股市場上網際網路電商、跨境電商概念表現強勢。
同樣的態勢也反映在港股和美股方面。12月9日,港股阿里巴巴、美團、京東等電商和線上服務平臺集體收穫明顯漲勢。12月8日美股收盤,熱門中概股普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5.62%,創9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拼多多漲超6%,唯品會和京東漲超3%。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防控政策優化對跨境電商行業來説也是利好,各種貿易活動、線下交流、跨境物流等都將更加頻繁。特別是對於出口電商來説,跨境物流的暢通,對於跨境電商企業低成本備貨等將更加有利,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德國e-fundresearch新聞網8日的報道認為,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將得到提振,個人服務領域的經濟可能率先受益。
南韓《亞洲經濟》8日的報道稱,隨著中國各地區之間的人員和物資流動變得更加容易,消費活動將得到提振。還有分析認為,優化防疫政策後,中國的食品飲料、美容、航空、酒店、機場將是受益者。當中國經濟開始重新開放時,首先受益的是雅詩蘭黛、星巴克等國際消費類股,其次在中國有生産基地的蘋果和能源股也將受益。
報道稱,如果中國優化防疫政策後能夠穩住社會面,那麼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不斷出現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恢復動力將為全球經濟和股市帶來不小的活力。人們對中國國內市場將逐漸回暖的預期正在上升,有預測認為中國的醫藥、食品和飲料等消費相關行業將受益於防疫政策的優化。
【環球時報記者 高 莘 趙乾坤 王 冬 環球時報駐南韓、德國特約記者 張 靜 青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