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百年滄桑,風雨兼程,民族復興的追夢路上,科學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每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裏都有跋涉的足跡、拼搏的身影、奮鬥的汗水。

新時代新征程,在追夢路上播種未來的廣大科技工作者,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科研院所……一次次令人難忘的會面,一段段深入交流的對話,一個個親切溫暖的瞬間,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深情勉勵,匯聚成眾志成城的信心決心——“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這是22日下午,習近平在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同科技特派員、茶農親切交流,了解當地茶産業發展情況。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習近平總書記和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就從腳下這片土地講起。

2021年3月的武夷山市,草木蒼翠、鳥語花香,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廖紅,在這裡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她向總書記介紹,通過在茶樹間套種大豆和油菜,不僅可以給土壤補充肥力,還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茶葉品質。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囑咐“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科技特派員制度正是在習近平同志的支援和指導下,1999年從福建南平市起步,隨後逐步走向全國。20多年來,數十萬科技特派員奔波在山野之間,領辦創辦了1.5萬家企業或合作社,用科技之光照亮鄉親們的致富之路。

熱播電視劇《山海情》中有位名叫淩一農的教授,從福建來到寧夏教農民種蘑菇脫貧致富,他的原型就是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佔熺,前不久剛走上了二十大“黨代表通道”。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曾派林佔熺赴西海固傳播菌草技術,作為閩寧對口幫扶的重要項目之一,小小一株草不僅把“幹沙灘”變成了“金沙灘”,還在全國500多個縣廣泛應用,並推廣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變成了造福世界的“友誼草”。

國家的需要在哪,科技工作者的陣地就在哪。一輩子躬耕稻田的袁隆平、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這些名字,習近平總書記反覆提起。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我相信,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讓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承載著國家意志、民族夢想、人民期盼。

今年9月3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並參觀項目成果展覽,充分肯定C919大型客機研製任務取得的階段性成就,指出“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繼續合力攻關”。

2022年9月3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韓正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並參觀項目成果展覽。這是習近平等參觀項目成果展覽。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時間回到8年前,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商飛公司考察時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綜合試驗大廳裏,科研人員、試飛員聞訊趕來。總書記對大家説,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製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誌性作用。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從2007年立項到2017年首飛,再到今年9月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15年攻堅克難,三代人追夢雲天,大飛機製造也和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電腦、衛星導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醫藥等一起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成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印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目標已經明確,藍圖已經繪就。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生逢其時,必奮鬥其時。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從“跟跑者”向“並行者”再向“領跑者”轉變,中國自主創新,風景獨好,風光無限!

“把人生理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鬥中”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習近平邀請黃旭華代表坐在自己身邊。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準備同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合影時,看到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站在代表們中間,便握住耄耋老人的手,請他坐到自己身旁,老科學家執意不肯,他一再邀請,“來!擠擠就行了,就這樣。”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對於老一輩科學家,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繼承和發揚他們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並率先垂范禮待“白髮脊梁”。

對於青年科技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悉心關懷、寄予厚望。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鼓勵他們“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信中,總書記回憶起9年前在他們那裏同青年科研人員交流的情景。9年來,一大批航太青年挑大梁、擔重任,與時偕行,青春壯哉!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科技人員要牢固樹立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人生理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鬥中。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更是寫入“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充滿夢想的遠征上,廣大科技工作者心繫“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必將創造更多的奇跡,贏得更大的榮光。

策 劃:溫紅彥、杜尚澤、姜 赟

統 籌:李 翔、余榮華、岳小喬

文 字:劉文波、鄺西曦

視 頻:余秋雨、仰婉晨、馮慧文

視 覺:王宇峰

校 對:朱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