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阿合作報告
(2022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目錄
前言
一、 傳承千年的中阿友誼
(一)秦漢以來的歷史交往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中阿關係
(三)中國同阿盟的交往
(四)中阿合作論壇的建立與發展
二、 新時代的中阿關係
(一)戰略互信,持續深化
(二)勸和促談,維護和平
(三)務實合作,生機勃發
(四)人文交流,豐富多彩
(五)歷年阿盟外長會友華決議彙編
三、 變局交織中繼續快速發展的中阿合作
(一)團結抗疫,守望相助
(二)百年變局,守護正義
(三)經濟復蘇,攜手前行
(四)熱點問題,主持公道
四、 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
(一)吹響時代號角,共樹合作豐碑
(二)深化戰略互信,維護共同利益
(三)堅持互利共贏,共創發展繁榮
(四)促進和平穩定,共用長治久安
(五)擴大文明交流,倡導和諧共生
結束語
附件:中阿合作論壇成果文件彙編
前言
阿拉伯國家地處亞非大陸交匯地帶,總面積約132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15億。阿拉伯國家人口眾多,文化歷史悠久,能源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影響。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從那時起,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始終是中阿歷史交往的主旋律。新中國成立後的70多年間,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爭取民族獨立、實現民族振興的道路上肝膽相照、風雨同舟,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團結守正、合作共贏,雙方友好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實現歷史性跨越,成為南南合作典範。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面臨相似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更加需要傳承歷史友好,深化戰略合作,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中阿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傳承千年的中阿友誼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同阿拉伯國家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始終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
(一)秦漢以來的歷史交往
早在2000多年前,中阿兩大民族就有了往來。陸上絲綢之路從漢代的都城長安出發,經中亞到達兩河流域,再延伸至敘利亞、埃及等地。其後開闢的海上香料之路從廣州、泉州、揚州、杭州、明州(今寧波)等城市出發,經馬六甲海峽至霍爾木茲海峽,再至伊拉克、阿曼、葉門、敘利亞、埃及等地。
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的兩條大動脈,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地區,並由阿拉伯地區傳播到歐洲,促進了阿拉伯和歐洲等地文化技術發展進步。阿拉伯的天文、曆法、醫藥、數學傳播到中國,豐富了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成就。阿拉伯風格的建築、服飾、繪畫等也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
有官方記載的中阿歷史交往始於東漢。西域都護班超派遣副使甘英出使古羅馬,抵達條支(漢代稱阿拉伯地區為“條支”),留下了古代中國官方使者遠行阿拉伯地區的最早記錄。1200多年前,阿拉伯航海家奧貝德乘船從今天阿曼的蘇哈爾港抵達廣州,留下了阿拉伯半島通往中國的航行記錄。阿拉伯歷史地理學家馬蘇第在《黃金草原》一書中,描寫了中阿海上交往的情景。
唐代是絲綢之路的繁榮期,也成為中阿歷史交往的繁盛期,雙方人員往來更加密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説:“知識,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穆罕默德去世後,阿拉伯帝國多次遣使來唐,《舊唐書》記載:“大食國(今阿拉伯地區)遣唐使朝獻”。倭馬亞王朝曾派使者來華,唐朝對其使者“授左金吾衛將軍,賜紫袍金鈿帶”。據《冊府元龜》《資治通鑒》等記載,從651年至798年,阿拉伯派遣唐使達40次。唐代來華的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著有《蘇萊曼東遊記》,描寫“中國美麗,令人神往”“中國人在繪畫、工藝及其他一切手工方面都是最嫺熟的”。這個時期,不少中國旅行家和商人也到訪阿拉伯地區。唐代旅行家杜環曾到過大食,記載了當地“土地所生,無物不有”“四方輻輳,萬貨豐賤,錦繡珠貝,滿于市肆”的繁榮景象。
宋代時,來華阿拉伯商人增多,在廣州等中國東南沿海城市有自己的聚居地,稱蕃坊。宋朝政府任命阿拉伯商人擔任蕃坊的蕃長,管理自己的事務。
元代時,中阿對彼此的認知更加深入。中國航海家汪大淵先後抵達今天的埃及、沙特、葉門、索馬利亞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並到達了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在其所著《島夷志略》中描繪麥加“風景融合,四時之春,田沃稻饒,居民樂業”。阿拉伯地理學家伊德里斯在地理著作《雲遊者的娛樂》中記述“中國面積大,人口多”“各港口皆人煙稠密,商業興旺”。
明代時,鄭和多次下西洋,訪問了佐法爾(今阿曼佐法爾一帶)、阿丹(今葉門亞丁)、天方(今沙特麥加)、木骨都束(今索馬利亞摩加迪沙一帶)等多個阿拉伯地區,進一步深化了中國對阿拉伯世界的了解。《明史》讚譽阿拉伯世界為“人皆向善”“國無苛擾”“上下安和”的“樂國”。隨同鄭和遠航的馬歡、費信、龔珍分別撰寫了《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蕃國志》,都有關於阿拉伯的記載。部分阿拉伯國家還曾遣使隨同鄭和船隊來中國,《明史》記載,阿丹(亞丁)曾于“永樂十四年遣使奉表貢方物。辭還,命鄭和赍敕及彩幣偕往賜之。自是,凡四入貢”。
2000多年穿越時空、跨越山海的交往,增進了中阿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促進了亞洲大陸兩端物資流通和文明交流,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中阿關係
1、民族解放鬥爭中的患難與共。1949年,新中國建立。上世紀50年代,阿拉伯國家相繼獨立。新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維護民族尊嚴、捍衛國家主權的鬥爭中始終相互支援,開創了中阿友好交往的新紀元。
1955年,萬隆會議開啟了中阿建交的大門。周恩來總理率中國代表團同出席萬隆會議的埃及、沙特、葉門、黎巴嫩、約旦、蘇丹、利比亞等阿拉伯國家代表廣泛接觸,支援埃及收復蘇伊士運河主權的鬥爭、支援將巴勒斯坦問題列入議程、呼籲解決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難民問題,支援北非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強調“中國人民完全同情和支援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人民為自決和獨立的鬥爭,阿拉伯人民在巴勒斯坦所進行的人權鬥爭”。
1956年,中國同埃及建交,開啟了中阿建交的第一個高潮。到1965年,中國先後同敘利亞、葉門、伊拉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蘇丹、索馬利亞、突尼西亞、毛里塔尼亞等國建交。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帶動了中阿建交的第二次高潮。到1978年,中國先後同科威特、黎巴嫩、葛摩、約旦、阿曼、利比亞等國建交。1978年底,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推動中阿實現第三次建交高潮。到1990年,中國先後同吉布地、阿聯酋、卡達、巴勒斯坦、巴林、沙特等國建交。至此,中國同所有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中國始終支援阿拉伯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鬥爭;支援阿拉伯各國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結盟政策;支援阿拉伯各國人民用自己選擇的方式實現團結和統一的願望;支援阿拉伯各國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彼此之間的爭端;主張阿拉伯各國的主權應當得到所有其他國家的尊重,反對來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贏得了阿拉伯國家和阿拉伯人民的信任,為中阿關係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2、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並肩戰鬥。冷戰時期,由埃及總統納賽爾、南斯拉伕總統鐵托、印度總理尼赫魯首倡的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重視發展和加強與不結盟運動關係,同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化合作,開啟了發展中國家團結新時代,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
阿拉伯國家在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及台灣等問題上給予中國有力支援。1971年,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的“兩阿提案”在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包括13個阿拉伯國家在內的76國投了贊成票,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成為國際關係史上永恒經典瞬間。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積極推動世界力量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共同致力於推動建立更加公正、民主的新秩序,核心是主張尊重聯合國憲章及其他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堅持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支援各國人民在其全部領土上獲得自由、獨立和主權的權利。這些主張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要求,維護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正義事業。
3、國家建設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合作共贏。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前,就已開展經貿往來。阿拉伯國家能源資源富集。根據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2021年阿拉伯經濟報告》,阿拉伯國家石油儲量佔全球已探明總儲量的55.7%左右。隨著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發展,雙方貿易額快速成長,石油貿易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從1970年2010年的40年間,中阿貿易額增長620多倍,從90年代初到2010年的20年間,中國從阿拉伯國家進口石油增長約30倍。
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各領域合作全方位快速拓展。阿拉伯國家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供應方和經貿合作夥伴,長期佔據中國原油進口的半壁江山。雙方以原油、石化為主軸的務實合作深入開展,結成了穩定可靠的戰略能源夥伴關係。隨著阿拉伯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中阿産業投資、互聯互通、工程承包等合作深入推進。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卡達盧塞爾球場、科威特中央銀行新總部大樓、蘇丹麥洛維大壩、羅塞雷斯大壩加高、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等“中國建造”的項目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被印在了這幾個國家的貨幣上。
(三)中國同阿盟的交往
1、阿盟簡況。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於1945年3月22日,總部設在埃及開羅,宗旨是密切成員國間的合作,協調各成員國間的政治活動,促進經濟、財政、交通、文化、衛生、社會福利、司法等領域合作,成員包括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伊拉克、葉門、科威特、阿聯酋、卡達、巴林、阿曼、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毛里塔尼亞、吉布地、索馬利亞、葛摩等22個國家。
2、中國同阿盟關係。中國同阿盟關係友好。1956年中國同埃及建交後,也與阿盟建立了聯繫。1993年阿盟在華設立代表處。1999年,中國外交部同阿盟秘書處簽署建立政治磋商機制的諒解備忘錄。2005年10月,中國任命駐埃及大使兼任駐阿盟全權代表。2015年6月,中國外交部同阿盟秘書處建立高官級戰略政治對話機制。
中國同阿盟高層交往密切。1996年,時任阿盟秘書長馬吉德正式訪華。2002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問埃及時會見阿盟時任秘書長穆薩。2004年1月,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阿盟總部,就中阿合作提出四項原則。2009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阿盟總部,併發表題為《尊重文明的多樣性》的演講。2012年5月,時任阿盟秘書長阿拉比訪華。2014年8月,王毅外長訪問阿盟總部。2015年6月,時任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阿盟總部。2016年3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阿盟總部。2018年7月,阿盟秘書長蓋特來華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並訪華。2019年1月,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訪問埃及期間,會見阿盟秘書長蓋特。2020年1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埃及期間,會見阿盟秘書長蓋特。2021年7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埃及期間,會見阿盟秘書長蓋特,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聯合聲明》,這是阿盟秘書長首次同來訪的域外國家外長髮表聯合聲明。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同阿拉伯國家及阿盟關係。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阿盟總部,併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2022年11月,習近平主席向阿盟首腦理事會會議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總統特本致賀信,祝賀第31屆阿盟首腦理事會召開。
(四)中阿合作論壇的建立與發展
1、論壇簡況。1999年9月,阿盟秘書長馬吉德首次提出建立中阿合作論壇的設想。2000年3月,阿盟外長理事會通過決議,提出成立“阿中合作論壇”的建議。2004年1月30日,中國和阿盟共同宣佈成立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併發表了《關於成立“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的公報》。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阿盟總部召開,標誌著中阿合作論壇正式啟動。
中阿合作論壇成員包括中國及阿盟22個成員國,宗旨是加強對話與合作、促進和平與發展。經過18年的發展,論壇框架下已建立起部長級會議、高官會、高官級戰略政治對話、中阿關係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中阿改革發展論壇、中阿企業家大會暨投資研討會、中阿能源合作大會、阿拉伯藝術節/中國藝術節、中阿新聞合作論壇、中阿友好大會、中阿城市論壇、中阿北斗合作論壇、中阿婦女論壇、中阿衛生合作論壇、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中阿圖書館與資訊領域專家會議、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等17項合作機制。中阿合作論壇成為推動中阿關係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國際上樹立了跨區域合作的成功典範。
2、論壇歷屆部長級會議情況。截至目前,論壇已舉辦9屆部長級會議。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行動計劃》等2份成果文件。雙方一致認為,中阿合作論壇是加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集體對話與合作的新機制,有利於豐富中阿關係內涵,全面提升合作水準。中阿雙方還就建立平等、全面合作的夥伴關係等達成一致。
200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中阿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公報》《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06年至2008年行動執行計劃》《關於舉辦“中國—阿拉伯合作論壇企業家大會”諒解備忘錄》等3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建立輪流舉辦中阿投資洽談研討會機制,積極推動建立中阿能源合作對話機制。
2008年5月21日至22日,中阿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巴林麥納麥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公報》《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08年至2010年行動執行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環境保護合作聯合公報》《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關於投資研討會機制的諒解備忘錄》等4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加快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自貿區談判進程。
2010年5月13日至14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天津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關於中阿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天津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公報》《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0年至2012年行動執行計劃》等3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係。
2012年5月31日,中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突尼西亞哈馬邁特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公報》《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2年至2014年行動執行計劃》等2份成果文件,雙方就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援、打擊索馬利亞海域海盜、能源、環保、防治荒漠化、農業、旅遊、人力資源、文明對話、教育、科技、衛生、新聞、體育等領域等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科威特首相薩巴赫出席開幕式。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4年至2024年發展規劃》《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4年至2016年行動執行計劃》等3份成果文件。阿方在會上對中方提出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的建議表示讚賞。
2016年5月12日,中阿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在卡達多哈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分別向會議致賀信。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多哈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6年至2018年行動執行計劃》等2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舉辦“中阿北斗合作論壇”,加快中海自貿區談判。
2018年7月10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出席開幕式。會議通過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8年至2020年行動執行計劃》《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等3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高度讚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一致同意將雙方關係提升至“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伴關係”。
2020年7月6日,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21個阿盟成員國外長或代表和阿盟秘書長與會。會議通過了《安曼宣言》《論壇2020年至2022年行動執行計劃》和《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團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聯合聲明》等3份成果文件。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召開中阿峰會,並就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援、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抗疫和復工復産合作等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
二、新時代的中阿關係
2012年,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阿拉伯國家也進入了探索自主發展道路,實現國家穩定、發展和轉型的階段。自2012年以來,中阿戰略夥伴關係持續取得新進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戰略互信,持續深化
1、構建戰略夥伴關係集群。阿拉伯世界是中國戰略夥伴關係高度密集的地區。中阿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在雙邊層面建立了12對戰略性質的夥伴關係。其中,中國同埃及(2014年)、阿爾及利亞(2014年)、沙烏地阿拉伯(2016年)、阿聯酋(2016年)等4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卡達(2014年)、伊拉克(2015年)、約旦(2015年)、蘇丹(2015年)、摩洛哥(2016年)、吉布地(2017年)、阿曼(2018年)、科威特(2018年)等8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
2、支援彼此維護核心利益。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主張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都反對外部干涉,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都主張尊重和支援各國根據其國情和國力自主選擇發展道路。2010年底、2011年初,一些阿拉伯國家政治動蕩發生後,中國堅定支援阿拉伯國家自主探索發展道路,儘快實現穩定和發展,反對外部勢力打著所謂“民主”旗號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顛覆阿拉伯國家政權。在台灣、新疆、香港、人權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阿拉伯國家始終給予中方堅定有力的支援。
3、攜手捍衛國際關係準則。中阿始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共同支援多邊主義,促進多邊合作,反對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支援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大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正義事業。
(二)勸和促談,維護和平
面對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和紛爭,中國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與阿拉伯國家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
1、巴勒斯坦問題
巴勒斯坦問題作為中東根源性問題,關乎地區和平穩定,關乎國際公平正義,關乎人類良知道義。中國堅定支援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支援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支援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並積極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中國支援阿盟及其成員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所作的努力,呼籲國際社會增強緊迫感,把巴勒斯坦問題置於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敦促有關各方堅持國際法和聯合國有關決議、“阿拉伯和平”倡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等共識,在“兩國方案”基礎上推動巴以和談,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公正持久解決。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巴勒斯坦問題,連續十年向聯合國“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致賀電。2013年5月和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先後兩次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會談,兩次提出關於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核心要義就是堅定推進以“兩國方案”為基礎的政治解決,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壯大國際社會促和合力,以發展促進和平。2002年,中國政府設立中東問題特使,前後五任特使多次出訪巴、以等有關國家,積極勸和促談。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繼續為推動早日重啟巴以和談,實現巴以兩國、阿猶兩大民族和平共處作出不懈努力。
2、敘利亞問題
敘利亞危機延宕十餘年,給敘利亞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嚴重衝擊地區安全和穩定,敘利亞走出危機、恢復穩定符合地區國家及國際社會整體和長遠利益。中國一直為推動敘問題妥善解決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2016年,中國政府設立敘利亞問題特使,積極同敘問題有關各方接觸,做了大量勸和促談工作,為敘問題解決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中國高度重視敘人道問題,向敘人民包括境外難民提供了多批人道援助。中國將繼續為全面解決敘利亞問題作出不懈努力,並向敘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3、葉門問題
葉門戰事爆發以來,中國堅定支援維護葉門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支援葉門總統領導委員會履職,支援通過政治途徑解決葉門問題,支援聯合國發揮公正、平衡的斡旋主渠道作用,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支援葉門等阿拉伯國家正當訴求。中國希望葉門有關各方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推動實現永久停火,並通過包容性政治對話形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政治解決方案,早日恢復葉門的和平、穩定和正常秩序。中國通過雙邊途徑,向葉門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緩解葉門人道主義困境作出積極努力。
4、伊拉克問題
中國堅定支援伊拉克人民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援伊拉克維護國家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穩定的努力,支援伊拉克開展經濟重建、打擊恐怖主義,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伊拉克內政。中國支援伊拉克各派別繼續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加強團結合作,推動伊拉克早日實現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中國通過實際行動支援伊拉克和平發展事業。伊拉克臨時政府接管權力不久,中國就恢復了駐伊拉克使館正常運轉。中國及時向伊拉克提供大量抗疫物資和疫苗,為伊拉克應對疫情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將繼續堅持對伊友好,助力伊拉克早日實現持久和平和長久發展。
5、利比亞問題
利比亞政治過渡進程曲折反覆,國內武裝衝突頻發,安全形勢較為緊張。中國一貫支援利比亞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積極參加斡旋利比亞問題的國際和地區會議,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場合維護利比亞合法權益。中國呼籲國際社會協助推動“利人主導、利人所有”的政治進程,在提供建設性幫助的同時避免強加外部解決方案,同時打擊利比亞境內恐怖極端勢力。
6、蘇丹問題
蘇丹處於政治過渡期,經濟民生面臨困難,部分地區部族衝突頻發,安全問題凸顯。中國支援蘇丹推進政治過渡進程,積極推動蘇丹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多邊場合維護蘇丹合法權益。中國主張蘇丹問題應由蘇丹人民自主解決,國際社會應儘快恢復對蘇丹經濟支援,儘早解除對蘇丹相關制裁,為蘇丹政治過渡提供正能量。
(三)務實合作,生機勃發
1、絲路精神閃耀阿拉伯。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得到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支援和積極參與。
阿拉伯國家地處“一帶一路”交匯地帶,是歷史上絲路文明的重要參與者,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中阿雙方共建“一帶一路”佈局不斷完善,成果不斷顯現。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提出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太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
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阿盟總部併發表重要演講,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四大行動計劃,即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推進結構調整,開展創新合作行動;促進中東工業化,開展産能對接行動;倡導文明交流互鑒,開展增進友好行動。
2017年5月,13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秘書處出席了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4月,17個阿拉伯國家出席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表示,要牢牢抓住互聯互通這個“龍頭”,積極推動油氣合作、低碳能源合作“雙輪”轉動,努力實現金融合作、高新技術合作“兩翼”齊飛。在本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同阿盟簽署《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開創同地區組織簽署此類合作文件的先河。
共建“一帶一路”全面帶動中阿關係發展,雙方把共建“一帶一路”同地區實際結合起來,把集體行動同雙邊合作結合起來,把促進發展同維護和平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落地之處呈現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面貌。中國已同20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雙方在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實施200多個大型合作項目,合作成果惠及雙方近20億人民。
2、經貿和投資再上臺階。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合作堅持互利共贏,積極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帶動中阿雙向投資和經貿實現倍數級增長。2021年,中阿雙向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70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2.6倍;中阿貿易額達到3303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1.5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貿易額達319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準。
3、能源合作日益深化。中阿積極打造互惠互利、長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戰略夥伴關係,共同構建油氣牽引、核能跟進、清潔能源提速的中阿能源合作格局。在傳統能源領域,中阿“油氣+”合作模式深入推進,形成石油、天然氣勘探、開採、煉化、儲運能全産業鏈合作,建設了沙特延布煉廠等一系列旗艦項目。2021年,中國從阿拉伯國家原油進口量達到2.64億噸,佔同期原油進口總量的51.47%。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積極拓展同阿拉伯國家在太陽能、風能、水電等領域的合作,建立了中阿清潔能源培訓中心、中埃(及)可再生能源聯合實驗室,實施了卡達哈爾薩光伏項目、186兆瓦埃及本班光伏産業園光伏發電項目、165兆瓦(直流)埃及光伏電站EPC項目等大量合作項目。
4、高新合作向上突破。中阿雙方在中阿科技夥伴計劃框架下,共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充分利用中國技術優勢,發揮高新技術驅動作用。2015年,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寧夏召開,中阿技術轉移中心及5個技術轉移海外雙邊中心在會上正式揭牌成立。在5G通信領域,中國公司成為阿拉伯國家5G通信領域關鍵合作夥伴,在埃及、沙特、阿聯酋、阿曼、巴林等國佔據較高市場份額。在核能領域,中國企業與阿聯酋、沙特、蘇丹等國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協定,並在鈾礦勘探、核燃料供應、核電站運維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在航太衛星領域,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建立中阿北斗合作論壇合作機制,在突尼西亞落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中國同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及、沙特等國簽署航太衛星領域多個合作文件,成功將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沙特—5A/5B”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等發射升空。
(四)人文交流,豐富多彩
1、擴大人文交往,增進民心相通。中阿在青年、宗教、政黨、新聞、教育、文化、衛生和廣播影視等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合作,擴大了人文交流,深化了相互理解。
2013年以來,中國已為阿拉伯國家培訓各類人才2.5萬,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約1.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派出醫療隊80批次,醫療隊員近1700人次。截至2022年10月,已有4個阿拉伯國家宣佈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15個阿拉伯國家在當地開設中文院係,13個阿拉伯國家建有20所孔子學院、2個獨立孔子課堂。2018年至2019年,阿拉伯國家入境中國內地人次均超34萬/年,在華阿拉伯留學生均超2萬人/學年。
雙方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建立了阿拉伯藝術節/中國藝術節、中阿新聞合作論壇、中阿衛生論壇、中阿友好大會、中阿城市論壇、中阿婦女論壇、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中阿圖書館與資訊領域專家會議等人文交流機制,2013年以來舉辦24項機制性人文交流活動。
2、堅持文明互鑒,守護文明多元。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各成體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類進步所積澱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視中道平和、忠恕寬容、自我約束等價值理念,都致力於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歷史上,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輝映,創造了不同文明美美與共、包容互鑒的佳話。今天,中阿都主張加強不同文明、人民和宗教間的對話、包容與互諒,反對“文明衝突論”、“文明優越論”和“伊斯蘭恐懼症”,反對將恐怖主義同任何民族、宗教、國家或文明掛鉤。中阿積極從對方的文明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已成功舉辦9屆中阿關係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2022年,中國以決議共提國身份支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15日定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充分體現了中國堅持文明對話、反對文明衝突的一貫立場。
(五)歷年阿盟外長會友華決議彙編
阿盟堅持對華友好。自2002年9月第118屆外長會起,歷屆阿盟外長會均發佈涉華決議。自2006年3月第125屆外長會起,絕大多數外長會涉華決議均寫入支援一個中國原則。自2018年3月第149屆外長會起,歷屆外長會涉華決議均提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自2021年9月第156屆外長會起,歷屆外長會涉華決議均讚賞中國在中東地區所做外交努力。
2022年9月,阿盟外長理事會第158屆外長會通過新的涉華決議,內容如下:
阿拉伯國家聯盟部長理事會在審議秘書處備忘錄,以及秘書長在最近兩屆部長級會議期間關於秘書處工作的報告後,強調包括2022年3月9日關於阿拉伯國家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8757(157)號決議在內的歷屆部長會涉華決議,鋻於2022年9月4至5日外長理事會常駐代表級會議成果,作出以下決定:
1、成員國願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加強各領域關係,重申阿拉伯國家支援一個中國政策。
2、讚賞中國為支援阿拉伯事業、尋求和平解決地區現有危機、促進國際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所作的外交努力。
3、重申歡迎沙特于2022年12月9日舉辦首屆阿中峰會,為阿中戰略夥伴關係開闢更廣闊前景,服務雙方共同利益,提升阿中合作論壇各機制水準,責成秘書處同沙特和中國有關方面在三方籌備委員會框架下開展協調,以籌備這一重大峰會,確保其取得成功,並將這一議題提交阿盟首腦理事會第31屆會議審議。
4、重申對突尼西亞希于2024年在突舉辦阿中合作論壇第十一屆部長級會議表示歡迎。
5、強調阿拉伯國家應積極參與阿中合作論壇項下各項活動和會議,呼籲阿盟秘書處同阿方和中方有關部門繼續協調,根據阿中合作論壇行動執行計劃,籌備2022-2023年度各項活動和會議,包括擬在卡達舉辦的第六屆阿中友好大會,在中國舉辦的第三屆阿中城市論壇,在中國舉辦的第五屆阿中新聞合作論壇,在中國舉辦的第七屆阿中能源合作大會,2022年11月28-29日在景德鎮市舉辦的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阿拉伯國家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在沙特舉辦的第十屆阿中企業家大會暨第八屆阿中投資研討會,在埃及舉辦的第三屆阿中衛生合作論壇,在阿拉伯國家舉辦的第十屆阿中關係暨阿中文明對話研討會,第五屆阿中技術轉移和創新合作大會,第五屆阿中圖書館與資訊領域專家大會,第六屆阿中廣播電視合作論壇,第四屆阿中北斗合作論壇,阿中旅遊部長級會議等。
6、歡迎阿中雙方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繼續合作。
7、責成阿盟秘書處跟進此項事宜,並提交下屆阿盟例行部長會。
三、變局交織中繼續快速發展的中阿合作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一輪動蕩變革期。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決心更加堅定,支援彼此捍衛核心利益的行動更加有力,發揮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一)團結抗疫,守望相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在疫苗研用、聯防聯控、經驗共用、醫療藥品等方面高效合作,為全球抗疫合作樹立典範,成為中阿命運與共的生動寫照。
沙特國王薩勒曼是第一個致電習近平主席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元首;阿盟是第一個同中國共同發表團結抗疫文件、集體肯定中方抗疫成就的重要區域組織;阿拉伯國家在病毒溯源問題上堅定同中國站在一邊,反對將病毒溯源政治化;阿聯酋全球第一高樓哈利法塔打出“武漢加油”等巨幅燈游標語,埃及三大世界文化遺産披上中國紅;卡達航空為中方抗疫開闢“綠色通道”。
中國向阿拉伯國家提供大量抗疫援助,協助其在華採購藥品、呼吸機、口罩生産設備等抗疫物資;向阿拉伯國家派出近百人次的醫療專家組,通過遠端醫療等方式對相關國家抗疫進行指導。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疫苗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國同阿聯酋及巴林開展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三期國際臨床試驗,同埃及合作建成非洲首條新冠疫苗聯合生産線,同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開展疫苗本地化生産及藥物研發合作,通過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向約旦、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提供疫苗援助。截至2022年10月,中國已向阿拉伯國家提供新冠疫苗超過3.4億劑。
(二)百年變局,守護正義
1、中國堅定支援阿拉伯國家戰略自主、團結自強。一些國家鼓噪所謂“中東權力真空論”。中國始終認為,中東不存在什麼“權力真空”,中東人民才是地區前途命運的主人,國際社會應該尊重地區國家和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作為地區國家的戰略夥伴和真誠朋友,中國始終在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從不謀求什麼地緣私利。中國始終奉行“兩個支援”,即支援地區國家團結協作解決地區安全問題,支援地區人民獨立自主探索自身發展道路,核心就是支援地區國家和人民把命運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2、阿拉伯國家堅定支援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疆問題上,阿拉伯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等多邊場合以聯合致函、共同發言或單獨發言等方式予中方支援。2020年10月,阿拉伯駐華使節代表團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參訪,他們積極評價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新疆經濟社會人權事業發展和去極端化成就,駁斥有關國家編造涉疆謊言。2022年10月,美西方在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期間推動涉疆決定草案,妄圖以此干涉中國內政。阿拉伯國家站在正義一邊,給予中方堅定支援。
在台灣問題上,阿拉伯國家支援一個中國原則。2022年8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其中18國政府公開發聲予中方支援。阿盟秘書處發表聲明,強調應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違反聯合國有關決議、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行為。阿盟支援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2022年2月,中國成功舉辦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部分國家叫囂抵制北京冬奧會。埃及、阿聯酋、卡達等國領導人欣然來華出席冬奧會開幕式,再次充分體現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傳統友誼牢不可破。
(三)經濟復蘇,攜手前行
1、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增強地區發展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阿克服疫情影響,穩步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同摩洛哥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阿拉伯國家發展規劃對接。埃及“齋月十日城”市郊鐵路、中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阿(聯酋)産能合作示範園、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阿爾及利亞東部磷酸鹽等項目穩步推進,取得重要進展。中海(合會)自貿區談判不斷邁進。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領域合作快速發展,成為中阿合作新增長點。
2、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紓解地區民生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發展成果,全球發展事業進入關鍵當口,世界經濟復蘇日趨艱難,糧食、能源安全出現危機。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嚴峻挑戰。2021年9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和支援。截至2022年10月,已有包括17個阿拉伯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支援全球發展倡議,包括12個阿拉伯國家在內的6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2022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宣佈了中方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31項重要舉措,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領導人與會。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凝聚發展共識,堅持行動導向,實現更多早期收穫,幫助阿拉伯國家改善民生,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助力阿拉伯國家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
(四)熱點問題,主持公道
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等,明確回答了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這一時代課題,對促進中東和平穩定也具有重要和現實意義,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廣泛理解和認同。
全球安全倡議中蘊含的重要精神指引著近年來中國在中東地區勸和促談的努力。2021年3月24日,中國提出倡導相互尊重、堅持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共建集體安全、加快發展合作等關於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2021年7月17日,中國提出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四點主張,強調主權獨立原則不可侵犯,緩解人道危機不容遲疑,打擊恐怖主義不能鬆懈,包容和解方向不應偏離。2021年7月18日,中國提出落實巴勒斯坦問題“兩國方案”的三點思路,主張增強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權威,支援巴勒斯坦各派加強團結,鼓勵巴以雙方以“兩國方案”為基礎重啟和談。2021年5月巴以爆發激烈衝突後,中國作為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推動安理會五次審議巴勒斯坦問題,促成安理會發表主席新聞談話。
中國一直為中東和平穩定積極奔走。中國舉辦了四次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呼籲召開更大規模、更有權威、更具影響的國際和會,切實推動巴勒斯坦問題解決進程。中國積極參與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履約談判,支援海灣地區國家加強溝通對話,妥善解決分歧,倡議舉辦海灣地區多邊對話會議,探討構建中東信任機制,逐步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中東安全架構。中國建設性參與伊拉克、利比亞、蘇丹、葉門等熱點問題,推動通過包容性的政治對話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中國還積極參與相關國家經濟和社會重建,向遭受戰亂、政局動蕩的阿拉伯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用於當地人道主義和重建事業,支援其儘快恢復穩定和發展。2019年以來,中國先後舉辦兩屆中東安全論壇,圍繞中東地區安全挑戰深入探討,呼籲構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中東安全新架構,為促進中東安全穩定貢獻中國智慧。
四、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另一方面,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
2022年10月,中國共産黨成功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中國的新發展為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新機遇。
(一)吹響時代號角,共樹合作豐碑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首次提出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阿拉伯國家積極響應。2018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再次提出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貢獻,阿拉伯國家反響熱烈。2020年,在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上,雙方一致決定把推動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寫入《安曼宣言》,並提交未來舉行的中阿峰會,中阿雙方就構建命運共同體達成積極共識。
屆時,中阿領導人將規劃雙方未來合作,推動中阿關係提質升級,進一步凝聚雙方在全球治理、發展與安全、文明對話等重大問題上的共識。峰會必將成為中阿關係史上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標誌中阿友好進入新階段,為中阿戰略夥伴關係開闢更廣闊的前景,引領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二)深化戰略互信,維護共同利益
中國將繼續堅持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阿拉伯國家關係,尊重阿拉伯國家人民的選擇,支援阿拉伯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援。
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保持高層交往和對話勢頭,充分發揮領導人會晤對中阿關係的引領作用。將進一步加強中阿政府間磋商和對話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戰略對話、政治磋商等雙多邊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將繼續致力於中阿合作論壇的建設和發展,發揮部長級會議機制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豐富中阿全方位集體合作的內涵。
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攜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普遍適用性。將在聯合國改革、氣候變化、糧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支援彼此的正當要求與合理主張,堅定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三)堅持互利共贏,共創發展繁榮
中國將本著合作共贏原則,繼續同阿拉伯國家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對接雙方發展戰略,發揮各自優勢和潛能,拓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投融資、高新領域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讓合作成果更多惠及雙方人民。
中國將支援更多阿拉伯國家非石油産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斷優化貿易結構,努力推進雙邊貿易持續穩定發展。加強中阿經貿部門的交流與磋商,儘早簽署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協定。
中國將推動並支援中阿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特別是石油勘探、開採、運輸和煉化方面的投資合作,推動油田工程技術服務、設備貿易、行業標準對接。加強在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
中國將鼓勵和支援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擴大參與同阿拉伯國家在鐵路、公路、港口、航空、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逐步擴大項目運營合作,不斷提高阿拉伯國家基礎設施水準。
中國將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基礎上,鼓勵和支援雙方企業擴大和優化相互投資。支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互設分支和開展多領域業務合作。加強雙方央行間貨幣合作,商討擴大跨境本幣結算和互換安排。
中國將根據阿拉伯國家需求,繼續通過雙多邊渠道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幫助阿拉伯國家改善民生、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與阿拉伯國家共同促進疫後復蘇增長,拓展健康産業、公共衛生及傳染病防治合作。
(四)促進和平穩定,共用長治久安
中國將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同阿方一道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將統籌維護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合力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全球性問題。
中國將推動通過對話協商,公正合理解決中東熱點問題,構築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集體安全架構,維護地區長治久安。支援阿拉伯國家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支援阿拉伯國家運用阿拉伯智慧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共同致力於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土地換和平”原則等國際共識,在“兩國方案”基礎上推動巴勒斯坦問題的全面、持久、公正解決。
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支援彼此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抵制“雙重標準”,合力打擊聯合國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共同落實《中阿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共同維護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路空間。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聯合國在中東地區的維和行動,向阿方提供維和培訓支援。
(五)擴大文明交流,倡導和諧共生
中國將繼續同阿拉伯國家增進治國理政經驗交流,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廣播影視領域的人文合作,繼續辦好中阿改革發展論壇、中阿友好大會、中阿婦女論壇、中阿青年大使、中阿城市論壇等交流活動,加強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合作,深化雙方人民相互理解,促進中阿文化相互交融。
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共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反對“伊斯蘭恐懼症”,反對文明衝突論,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的民族、宗教掛鉤。共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結束語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重要成員,同為國際舞臺上重要政治力量。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阿關係,始終把阿拉伯國家作為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夥伴。
新的歷史條件下,中阿合作應該在世界發展進步的大潮中不斷發展,在人類歷史前進的步伐中不斷前進,中阿雙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合作、共克時艱、攜手前行。
中國願以首屆中阿峰會召開為契機,與阿拉伯國家一道弘揚中阿傳統友好,不斷充實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格局,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造福中阿雙方人民,帶動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