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實紀雜集》記載:“何謂‘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不然其言,才一齣門,便生訾議非笑。”“馬上房子”反映的是一種當面贊成、背後反對、表裏不一的現象。反觀我們的工作,也存在這樣那樣的“馬上房子”現象,面對上級部門指示,高調表態,卻遲遲不動手;面對群眾難點痛點,照單全收,卻遲遲不整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群眾辦好事,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如何破除亂象,變“馬上房子”為“馬上就辦”,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保持“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清醒, 面對問題科學決策、靶向發力。事業越是浩大宏偉,風險越是驚心動魄;成就越是卓爾不群,挑戰越是殘酷艱險。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想從源頭上杜絕“馬上房子”的現象,必須科學部署、精準施策,做好頂層設計。黨員幹部尤其是新時代年輕幹部,在想問題時要心懷“國之大者”,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對黨和人民真正的需要做到心中有數;在作決策時要堅持實事求是,提前定好“路線圖”、列出“時間表”、畫細“施工圖”,讓基層幹部放開拳腳,大有可為。

保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的自省,面對矛盾腳踏實地、迎難而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大涼山村寨,習近平總書記沿山路看了一戶又一戶人家;在秦巴山麓生態移民村的老鄉家,他挨個屋子轉一轉,摸摸炕腳暖不暖;在太行山深處,他帶著貧困戶一筆筆算脫貧賬……正是這份胸懷人民的真摯情懷,邁開腳步“身入”基層,撲下身子“心到”群眾,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黨員幹部要始終腳踏實地,不騖虛聲,不馳空想,既要有“敢抓”的勇氣,遇到困難咬定青山不放鬆,更要有“善抓”的智慧,面對難關學會借力使力打力,做到四兩撥千斤。

保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鬥志,面對困境挺身而出、敢於亮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這其中靠的是什麼?正是這敢於亮劍的精神和勇氣。風險挑戰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迎戰風險的鬥爭意志。古語雲,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新時代黨員幹部要做到責任在心,擔當在肩,杜絕陽奉陰違、表裏不一的行為,面對疑問敢於發聲,面對危機敢於上前,面對失誤敢於承擔,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破除“馬上房子”的亂象,對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能夠做到義不容辭,馬上就辦。(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