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週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致賀信。習近平強調,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願繼續同各方攜手努力,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同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清潔美麗家園。

古往今來,追求經濟繁榮,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永恒主題。縱觀世界歷史,各國許多沃土的貧瘠、城市的衰敗、文明的消亡,都在反覆告誡世人,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獲得的經濟效益不過是“海市蜃樓”,是不可持續的。歷史和實踐證明,保護生態和經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經濟發展不應是對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保護也不是捨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不斷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在推動綠色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同時,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生態文明奇跡。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特別是應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理念,把建設清潔美麗家園轉化為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堅持以高水準保護促進高品質發展,深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讓生態文明理念和實踐造福世界人民。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幹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清潔美麗家園,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心願。讓我們為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週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點讚,不斷增強新時代生態文明意識,積極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永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