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題:為全球發展亞太合作凝聚共識注入動力——國際社會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訪問泰國

新華社記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于11月17日至19日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泰國進行訪問。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海外人士表示,期待聆聽習近平主席關於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和深化亞太地區合作等問題的重要主張,期待踏上新征程的中國繼續促進凝聚各方共識,攜手將全球發展事業推向前進。

推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完善全球治理

印度尼西亞前國會議長馬祖基·阿利耶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赴印尼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希望中國在推動全球重大問題政策協調、完善全球治理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我記得那一刻,”習近平主席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並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情景,馬祖基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當時,就是馬祖基陪同習近平主席步入國會會議大廳。馬祖基表示,中國已成為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加強有力的聲音。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維多利亞·帕諾娃説,中國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各方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一起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討論重要合作議程和方向。

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是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並出席多邊峰會。“這十年之於中國,是場巨變;之於世界,中國的巨變也在影響全球。”“中國的開放舉措、發展成果正讓全世界獲益,我始終相信,中國的發展充滿希望。”土耳其前外交官諾揚·羅拿如是説。

“過去十年間,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這些倡議對世界非常重要,為全球發展、安全和繁榮貢獻中國智慧,”長期致力於推動摩中友好合作的摩洛哥中國友好交流協會主席穆罕默德·哈利勒説。

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實干家和行動派。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令多國人士印象深刻,他們期待中國在此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就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方案。

“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也為世界未來發展帶來啟發。”巴西中國問題專家、聖保羅州立大學哲學與科學學院教授路易斯·保利諾説。他認為,中國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其綠色發展模式為解決氣候變暖、海洋污染等全球環境問題提供了思路,期待不斷看到新的中國方案和貢獻。“中國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模式不僅造福本國人民,還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説,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巨大的市場。中國持續發展、深化與各國關係、不斷發揮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將更廣泛地造福國際社會。

促進亞太地區團結合作

對於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泰國外交部國際經濟事務司司長奇猜表示,泰國作為今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東道主,努力倡導生物經濟、迴圈經濟和綠色經濟模式,中國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在泰方今年推動相關議程時給予泰方支援與協作。

他期待中國在本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不斷推動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危機、環境保護等挑戰。在他看來,中國在發展電動汽車等領域成為亞太地區的榜樣,中國對減少碳排放也作出莊嚴承諾。這些都是泰國今後可以同中國密切展開闔作的領域。

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委員會前執行董事、紐西蘭國際貿易論壇執行董事斯蒂芬·雅各比指出,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在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面對共同挑戰、需要加強團結合作的時刻召開的一次會議,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上提出的倡議和主張將被舉世關注。

雅各比説,亞太經濟體繼續在合作框架內推動更深層次的經濟一體化至關重要。中國的經濟發展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貢獻。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生效、中新自貿協定升級,亞太地區貿易體系得以鞏固,區域一體化和包容性也在不斷增強。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世界將進一步從中受益。

曾經參與翻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泰中“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經過長期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東盟互聯互通不斷加強。“我相信全球發展倡議在東盟的實踐,將給亞太經合組織各經濟體帶來成功的發展理念和經驗。”

威倫指出,世界局勢不斷變化,特別是能源危機、糧食危機和貿易壁壘,將讓世界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亞太經合組織需要團結一致,共同發展,我認為,全球發展倡議將帶給亞太經合組織各經濟體和平發展的機遇,中國高效的製造能力和廣闊的市場,也將帶給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

深化中印尼、中泰雙邊合作

“習近平主席講到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印尼群島,留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馬祖基回憶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説。“習近平主席還特別提出五方面倡議,表示願同印尼和其他東盟國家共同努力,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馬祖基表示,中國是全球重要經濟體,希望中國攜手印尼,在推動世界應對各類挑戰、推動各方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印尼“一帶一路”合作重點項目、印尼德龍工業園總經理周淵説,中國和印尼同為發展中大國,也是新興經濟體代表,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廣闊的合作空間。近年來,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兩國深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海洋支點”構想,構建了雙邊合作“四輪驅動”的新格局。習近平主席此行必將深化兩國務實合作,為雙邊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

“對中國來説,泰國是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的重要夥伴;對泰國來説,中國是能助力泰國實現繁榮的強大戰略夥伴。”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期待習近平主席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泰國進行訪問。

頗欽曾數十次訪華,一直致力於發揚“中泰一家親”,推動兩國關係發展。今年是中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立10週年,頗欽以中泰鐵路合作、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為例説,在中國支援下,泰國有望成為新的發展、投資和互聯互通中心,這將為區域繁榮發展提供動力。

頗欽表示,中國倡導多邊主義,主張各國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國家間分歧與爭端。他相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有力推動各國協同行動,維護國際團結、回應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

威倫説,泰國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同時也是堅定的支援者。泰中兩國道路越來越通暢,泰中兩國的貿易投資也不斷增加,雙邊關係將取得新發展。

曾供職于泰國外交部20餘年的泰中經濟協會主席宋立·普吉表示:“習近平主席對泰國的訪問將會推動兩國全方位合作,未來泰中經濟合作將再次迎來新機遇。‘中泰一家親’將會繼續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