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部署。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廣大肩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時代重任的駐村幹部,自當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認真學習領悟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全面掌握新征程駐村工作之“要”,更好更實更精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要有的放矢。常言道,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眾所週知,基層工作歷來具有其複雜性、時代性,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涉及的事情總是千頭萬緒,往往摻雜著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有的矛盾錯綜複雜。而且許多矛盾往往都是集中反映了村民的某個切身利益問題。新征程上,廣大駐村幹部只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準施策、對症下藥,注意分清輕重緩急,合理擺布逐一化解,把全村各項工作方方面面聯繫起來綜合考慮、統籌推進,做到主次配合、先易後難、步調一致,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要務求實效。常言道,一枝一葉總關情,群眾的事無小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解決好廣大群眾的急難愁盼事。務求實效則是做好基層工作的不二法寶。新征程上,廣大駐村幹部要勤走訪、多調研,通過走訪調研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知道廣大村民想什麼、要什麼、缺什麼、對什麼滿意、對什麼有意見。對於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能解決的立即加以解決,有困難的要及時向上級反映。可不能光説不練、紙上談兵、動口不動手,如此這般駐村,組織不允許,群眾也決不會答應。  

要寓情于理。常言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新征程上,廣大駐村幹部在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礎上,還應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的學習,熟練掌握各種涉農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力有效向廣大群眾宣傳講解,更好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用心用情融入群眾中去,在不違背客觀事實和常理的情況下,還得學會用真情實感去説教。比如在遇到具體情況時,有些群眾因為對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不了解,即便是自己的問題,但往往會對前來做工作的幹部産生抵觸情緒,這就需要駐村幹部這個“自己人”來溝通交流,有效促進相關問題順利解決。  

要謙虛謹慎。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涵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思想和作風,對一名幹部的健康成長成才十分重要。一代偉人毛主席曾經説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這句話值得每一名駐村幹部深思。新征程上,廣大駐村幹部在村裏開展工作,與農民群眾交往交流,切忌自以為是,必須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培養與群眾的感情,切實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虛心學習村幹部務實的作風和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學習廣大黨員群眾生産生活的實踐經驗。  

要放眼長遠。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廣大駐村幹部無不是各部門、各單位的骨幹力量,是一支綜合能力素質過硬的鄉村振興工作隊伍,是要通過駐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新征程上,廣大駐村幹部切不可因為相對自由的工作環境而放棄自身綜合理論素養的提升。雖然身在一個村,也應時刻關注所在鄉鎮乃至縣、市、省直至全國發展的大局大勢,要有長遠的目光,樹立遠大的抱負,更好立足駐村工作崗位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建功立業。(黃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