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最美“夕陽紅”!我國將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發佈時間:2022-10-04 19:16:53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栗衛斌
分享到: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預計“十四五”時期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我國7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還有4000萬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他們不同程度需要醫療護理服務。“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目前,全國已建成醫養結合機構6000多家,床位170多萬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養老難題。“十四五”期間,各地將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支援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衛生機構,並按規定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鼓勵醫療資源富餘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推動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簽約合作,到2025年,養老機構普遍具備醫養結合能力。“十四五”期間,國家還將支援1000個左右公辦養老機構增加護理型床位,引導地方對普通型床位和護理型床位實行差異化補助,到2025年,全國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力爭提高到55%。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 王海東:醫養結合基本上解決了在養老機構不能就醫、在醫療機構不能養老、醫療衛生服務不能延伸到居家和社區這個問題。在“十四五”期間,要建立一系列價格可以承受、品質有保障的醫養結合機構。同時我們要大力發展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因為這個最受老年人的歡迎。

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擴大居家醫療護理服務供給,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通過“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家庭病床、到府巡診等方式,為老年人特別是失能老年人提供到府醫療護理服務。

醫養結合 守護最美“夕陽紅”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了,你會過上怎樣的老年生活?正在加快推進的醫養結合服務,讓老年人享受健康、幸福生活。

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和眾養老中心,養老護理員陳飛正在帶領老年人做健身操。

十堰市太和和眾養老中心入住老人 盛國榮:每天從早上就開始鍛鍊,所以你看我們來到這裡都挺好,很精神。

這家醫養結合機構由當地最大的三甲公立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主辦,主要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緊急救援和臨終關懷等服務。醫院相關科室每週都會派專家過來巡診。

十堰市太和和眾養老中心入住老人 趙世蓮:有點病了馬上就給你治了,底下有康復室。 我這個頸椎(疼得)厲害些,我也治好了,肩周炎我現在也治得差不多了。

在我國,像這些在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只佔3%左右,超過90%的老年人都是依託社區居家養老。近年來,各地推動醫療護理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成都市溫江區試點建設“家庭照護床位”,讓失能老人在家中就可享受到養老、醫療機構的專業服務。服務項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中度、重度失能的困難老年人分別可以享受每月500元和700元的基本養老服務補貼。

77歲的居民郭富澤7年前突發腦梗,下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專業護理人員定期到府為他進行健康檢查,康復訓練。

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居民郭富澤的妻子 李明芳:服務確實好,所以他活這麼多年還這麼好,有家庭醫生在我們就很放心。

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負責人 龔艷:我們對失能老人,根據他們的失能情況,然後每月到府給他們進行基礎的健康護理、醫療救助健康巡診等等。同時聯合醫聯體專家團隊,為他們提供區級醫院的綠色轉診服務。

居家醫療護理還有短板需補齊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居家醫療護理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近年來,各地在推進居家醫療護理服務試點過程中,還面臨專業人才短缺,沒有統一的服務規範,到府醫療護理服務還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目前,居家養老服務專業程度不高,仍偏向基礎的家政服務。護理人員學歷偏低、專業化水準不足,與日趨迫切的醫養結合、健康養老需求相比矛盾凸顯。收入低、工作繁重、缺乏職業上升通道等是高學歷專業人員不願意進入養老服務業的主要原因。據估算,我國養老護理人才的缺口大約500萬人。

海澱區永定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 王會穎:我們轄區針對空巢老人,我們篩選出大概40%左右的人群,會存在這種70歲照顧90歲的老人,所以他們對於居家護理服務特別有這方面的需求。比如説70歲的老人不會給他的父母來進行壓瘡換藥,那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到府進行評估,給他進行這種操作。

業內人士建議,國家層面應加大對養老護理人才培養的補貼力度;出臺激勵機制,提高到府服務人員的積極性,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將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制定居家到府醫療制度規範,明確居家醫療護理的服務範圍,確保老年人安全。

今年將建立國家和省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是保證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基本養老服務的保障制度,近年來,民政部著力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今年年底前將明確建立國家和省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通過列清單的方式明確基本養老服務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等。截至目前,全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共1.7萬個,371.7萬特困老年人全部納入供養範圍,特困供養老年人兜底保障實現“應養盡養”。 今年起,山東省對37個縣(市、區)的困難重度失能老年人開展免費供養試點工作。

山東省惠民縣民政局黨組書記 局長 景樂軍: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根據老年人個人意願和身體狀況,自願選擇入住養老機構。

山東省惠民縣幸福家園老年公寓入住老人 許玉春:現在在養老中心裏,衣食住行安排得很週到。一有小病小災一打招呼他們就到跟前了,我覺得很滿足。

全面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探訪制度,優化升級農村留守老年人資訊管理系統,實現縣級層面全覆蓋。在省級層面全面建立涵蓋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等在內的老年人福利補貼制度,共惠及近3700萬老年人。今年年底前,將建立國家和省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把有限的財力用到老年人最關心的領域、用到老年人生活最需要的關鍵環節,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邦華: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主要是把老年人最急需的,同時政府又能夠可持續保障供給的這些服務的項目,以清單的形式列出來,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在這個清單裏找到他能享受到對應的政策和服務項目。

民政部:推動老年人能力評估國家標準出臺

在國家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各項工作中,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也是困難老年人享受各項經濟補貼及服務的基礎,下面通過一個評估師了解一下老年人能力評估這項工作。

陳志兵是一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至今已經評估過上千名失能老人,一般會從生活自理情況、感知覺與溝通、認知能力、社會參與度這四個方面,通過仔細詢問幾十條相關細節,確認老人的情況,進行量化評估。

經過評估,這名老人的等級屬於失能,按照政策他可以申請失能照護險,每月享受30個小時的免費居家到府照護服務。

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可以確定老年人能力狀況,為精準發放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等提供依據和標準。

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還是為老年人提供適宜養老服務的依據。86歲的金奶奶目前住在南京的一家養老機構,前一陣腰椎骨折,經過評估被評定為半失能,評估師會根據評估結果向養老機構或者家屬提出護理建議。

目前民政部已經就《老年人能力評估規範》國家標準公開徵求意見,積極做好修改完善工作,儘快推動發佈國家標準。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