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9月28日電 題:奮力描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畫卷——湖北:奏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新華社記者唐衛彬、李鵬翔、王自宸

“快看,好大一家子江豚!”

9月20日中午,長江江豚科學考察船緩緩駛入湖北宜昌葛洲壩附近江面,站在甲板上瞭望觀察的科考隊員戴年華激動地喊出聲來。

順著戴年華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粼粼碧波中,好幾頭長江江豚正迎浪嬉戲。它們時而躍水翻騰,時而噴水換氣,幾頭幼豚繞著母親在水中游動,如影隨形,其樂融融。

戴年華説:“這群江豚中有3頭幼豚,它們出水很高,皮膚也光滑,説明身體很健康。”

“長江江豚是反映長江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最客觀、最敏感的指標。”長期從事長江江豚研究和保護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告訴記者,長江湖北段是長江江豚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除了在宜昌水域常年活躍著一群長江江豚外,2020年至今,武漢城區江段也出現長江江豚超過20次、近210頭次,‘江豚逐浪’正成為長江沿線許多城市的一道風景。”

順江而下約30公里,是長江左岸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沿江碼頭,記者遠遠就看見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紅字標語。近旁約1公里長的沿江景觀帶內,午飯後的人們正三五成群散步、聊天。飄落的銀杏葉、瀰漫的桂花香,讓人倍感愜意。

“你説這裡美不美?”園區職工宋桂生笑著搭話,“説我們的工廠像大花園,一點都不誇張吧?”宋桂生向記者介紹,這裡曾是臨江而建的化工廠房和貨運碼頭,以前管道縱橫、罐塔遍佈,後來全部拆除搬遷,退讓出來的800多畝土地栽上了樹木花草。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考察時指出,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深刻認識到保護長江母親河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興發集團總經理袁兵説,必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用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交上一份合格的綠色轉型答卷。

走進園區有機硅材料生産車間,只見工人們正在切割打包硅膠産品。車間空地上,一箱箱成品整齊擺放、等待裝車。

記者了解到,生産有機硅的原材料大多是化工産品的污染物、副産品。通過迴圈化改造,園區內企業固廢物綜合利用率達100%,尾氣綜合利用率超過98%,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90%。

按照迴圈發展思路,興發集團投身新材料發展賽道,培育出微電子、有機硅新材料、綠色生態除草劑三大核心優勢産業,綠色動能生機勃發。

隨著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不斷推進,湖北各地傳統化工“離江而去”,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更高的産業迎來蓬勃發展。

沿著滔滔江水繼續向東下行,記者來到位於黃石大冶的湖北融通高科先進材料有限公司産業園。這裡,火熱的建設現場與紅火的生産車間交相輝映。

“我們生産的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最終被加工成新能源電池,應用到動力、儲能等諸多領域,這為降碳減排以及清潔能源技術廣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公司外聯總監汪啟勝介紹,“近年來,公司聚焦‘含綠量’‘含新量’更高的新材料的研發,著力促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可再生能源高品質發展,打造清潔能源和生態環保全流程創新鏈條,為建設美麗長江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長江幹線流經里程超過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湖北擔負著確保“一江清水東流”的特殊使命。近年來,陸續“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43家,“一口一策”全面整治12480個江河排污口,取締碼頭1810座,沿江造林綠化84萬畝。截至2021年,湖北實現全年生産總值由4萬億元到5萬億元的突破,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保持在Ⅱ類,190個國控考核斷面(水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3.7%,全省17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6.7%。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黨的二十大代表、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説,我們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哪怕有再大的犧牲、再大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只有這樣,才能不負長江、不負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