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空中之翼的奠基人——憶岡崎嘉平太

發佈時間:2022-09-28 16:22:57  |  來源:人民中國  |  作者: 朱金諾   |  責任編輯:王月博
分享到:

在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的曲折歷程中,有一位周恩來總理讚譽為“中日友好掘井人”的日本友人岡崎嘉平太。他將促進兩國友好作為自己一生的信念,堅持不懈地為發展兩國關係奔走。全日空中國室常任理事朱金諾從1978年開始,多次在岡崎嘉平太訪華期間作為翻譯陪同左右,親眼見證了老先生與中國人民交往的真情。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迎來50週年之際,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東京支局邀請朱金諾先生撰文回憶了岡崎嘉平太先生的感人事跡。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也是全日空航空公司成立70週年,中國航線通航35週年。眾所週知,1972年9月29日,周恩來總理和田中角榮首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兩國關係從此翻開了歷史新篇章。回首往事,不勝感慨。今天的中日關係,是在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嘔心瀝血的努力下建立起來的。中國領導人以中日兩國千餘年友好交流的歷史為重,以德報怨;日本有遠見的政治家、有識之士們克服了重重阻力,為兩國邦交恢復正常化奔走呼號,披肝瀝膽。

中日友好的掘井人

原全日空第二任總裁,中日備忘錄貿易(簡稱“LT/MT貿易”)的日方代表岡崎嘉平太先生,是推動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的老前輩。全日空作為民間航空企業,于1952年以兩架直升機創業,現已發展成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岡崎嘉平太是全日空的創始人之一,于1961年就任全日空總裁。除了奠定全日空今日事業發展的基礎,還終身致力於促進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和經貿交流。

1962年11月9日周恩來總理與高碕達之助在慶祝LT貿易簽署的宴會現場

岡崎嘉平太1962年隨同松村謙三先生訪華,並與高碕達之助先生一起參加了中日備忘錄貿易的協商。同年11月9日廖承志與高碕達之助簽署了著名的《關於發展中日兩國民間貿易的備忘錄》(LT貿易)。高碕達之助去世後,從1964年至1974年,岡崎嘉平太成為LT貿易日方主要負責人。1964年4月20日,經過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廖承志與松村謙三簽署了中日雙方互設辦事處和交換新聞記者的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中方在日本設置了“廖承志辦事處駐東京聯絡處”,日方在中國設置了“高碕事務所駐北京聯絡事務所”。同時,中日雙方交換了九名常駐記者。從此,中日關係由一般的人員往來發展到互設常駐機構,由民間關係發展到半官方半民間關係。

1971年岡崎嘉平太來華簽署備忘錄貿易年度協議

岡崎嘉平太將中日友好作為自己一生的信念。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日關係處於極為困難的時期,他堅持不懈地為發展兩國關係奔走,不辭辛苦多次來華與中方協商,簽署備忘錄貿易年度協議。由於“LT貿易”為發展中日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岡崎嘉平太先後得到周總理18次接見,被譽為“中日友好的掘井人”。

1971年周恩來總理會見岡崎嘉平太

周恩來總理曾高度評價説:“為恢復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眾多友好人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國有句古話:‘吃水不忘掘井人’。正是因為有這些有識之士,才實現了兩國邦交正常化”。在田中首相訪華前,周總理專門指示中方有關部門,以他的名義邀請岡崎嘉平太來北京參加慶祝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的國宴。

與中國人民結下真摯友情

開通日本飛往中國的定期航班,是岡崎嘉平太的夙願,也是全日空全體員工的夢想。在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援下,1987年4月16日,在岡崎嘉平太迎來90歲生日的這天,他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在中國民航總局的特別安排下,岡崎嘉平太乘坐首航班機前往大連、北京,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通航慶典上,發表了30分鐘的脫稿致辭。他説:“今天我終於實現了對周總理的承諾。我希望全日空員工今後為日中兩國的友好,為亞洲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1987年東京經停大連飛往北京的定期航班正式開通

岡崎嘉平太非常敬仰周總理。他每次訪華,都要提到過去與周總理的交往,以及總理對他人生的影響。他的辦公室裏一直懸挂著周總理佩戴“為人民服務”胸章的照片,他的西服兜裏也總是裝著周總理的刺繡像。他多次對我説:“這樣可以感覺每時每刻都在周總理的身邊”。1989年9月22日,岡崎嘉平太先生去世。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時子夫人特意將他隨身攜帯的周總理刺繡像放在靈柩裏。我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目睹了這感人的一幕。

筆者陪同接待岡崎嘉平太訪華

岡崎嘉平太戰後訪問中國多達100次。除西藏、青海以外,走遍了中國大地。我因為工作關係,在加盟全日空之前,從1978年開始,有幸作為岡崎訪華團的翻譯和全程陪同,參與了三十多次接待工作。

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8月,接待以岡崎嘉平太和日本經團聯會長土光敏夫為首的“岡崎、土光訪華團”。一行人先後訪問了北京、蘭州、酒泉、敦煌、西安、成都等地。那一年是我分配到當時的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總局日本處工作的第三年。還是新人的我,被委以重任,擔任全程陪同兼翻譯。年逾八十的岡崎嘉平太表揚我的聲音大,翻譯的話能聽得清。從那以後,他多次通過日方旅行社,點名要我做翻譯。

筆者為岡崎嘉平太做翻譯

在中國訪問時,岡崎嘉平太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表明瞭他對過去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華侵略戰爭的深刻反思和以史為鑒的歷史觀。寫得最多的題辭是“信はたていと、愛はよこいと、織りなせ人の世を美しく”,這也是他的座右銘。譯成中文就是“持信如經,視愛為緯,共同編織人類的和諧美好”。在這句話的指引下,岡崎嘉平太用堅強信念和實際行動,為恢復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發展中日經貿關係奉獻了一生。

1979年鄧穎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岡崎・土光訪華團併合影

多年陪同岡崎嘉平太,我見證了他對日中友好的信念,與中國人民交往的真情,對他由衷欽佩,所以我一直以岡崎嘉平太為自己的導師,希望能為中日友好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也是我後來加盟全日空的初衷。

繼承傳統面向未來

光陰似箭,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50年前,在北京的金秋九月,親臨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的老一輩中日兩國領導人周總理、郭沫若、廖承志、田中首相、大平外相都已相繼作古。中日友好事業面臨新老交替的局面,但以史為鑒,可以誨後人。

中日兩國是無法搬家的“一衣帶水”的鄰國。不論今後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日關係對雙方而言,始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我們應該承認,中日兩國儘管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各異,兩國人民的思維方式也不同,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更加重視溝通,加強民間交流,增進互信和相互理解。

中日青年交流在B站直播。在新冠疫情阻隔人員往來的當下,兩國青年探索了各種交流新方式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經過50年來的風風雨雨,中日關係發展到今天,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日友好的基礎在民間,“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心與心的交流。展望未來的中日關係,借用岡崎嘉平太之言,現在的我們正走在“沒有終點的日中之旅” (自岡崎嘉平太回憶錄)。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