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又開始渲染“中國海上威脅論”了。美國福克斯新聞24日報道宣稱,中國越來越多地使用民用船隻來支援其領土主張,並擴大軍事力量。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通過中國海上力量的增強過度渲染“中國威脅”,是美國一些媒體和學者慣用的套路。事實上,有關言論錯誤很多。

美媒在報道中稱,按船舶數量計算,中國海軍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而且一直在快速建造新軍艦。但除此之外,有數百艘漁船和渡船在南海停泊數月,幫助中國執行了一些軍隊難以執行的任務。 有美媒宣稱,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將民用拖網漁船用於軍事目的。

美聯社引述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海上透明倡議主任波林的話聲稱,“中國能夠使用名義上的民用船隻,這些船隻顯然是由國家指揮、由國家出錢。”

波林還稱,這些船隻“基本上是在一夜之間出現的”,因為中國幾年前在南沙島礁上建造了可以用於補給的港口基礎設施。

西方一些人士指責中國把民用船隻作為武裝力量使用的新聞並不罕見。此前,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研究員托馬斯·舒加特撰文聲稱,中國已建立一支由100多艘商業捕魚船隻組成的海上民兵隊伍。舒加特稱,“海上民兵的船上有自動武器,船體經過加固,最高速度比世界上90%的漁船都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就此表示,美方罔顧事實,執意將中方漁船稱為“海上民兵船”,這完全是別有用心的,不可能得逞。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丁鐸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報道中的事實錯誤很多。首先,儘管近年來中國海上實力有所增長,但美國依舊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海軍。其次,美國一些學者把中國的漁業生産活動賦予特殊的政治意義,明顯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

丁鐸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的漁民對於漁業資源的需求利用程度非常高,而開展具體生産活動就要有漁民,有漁船。漁船作業是根據漁業活動需要,比如一次出海多長時間,在哪進行捕魚,是要計算成本和産出的,漁民需要有足夠長時間來作業賺取利潤。這些漁業生産活動中既有公有制企業,也有私營企業,而美國智庫學者為了攻擊中國,一刀切地把這些漁業生産行動描繪成在中國政府支援下,不以漁業生産為目的的活動,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客觀。”

丁鐸進一步指出,事實上,中國在爭議海域的活動,不管是漁業活動,還是資源開發利用,都是相對較為克制的。比如中國每年有伏季休漁政策,這是中國自主履行沿岸國義務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