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陜北窯洞的挂圖到“三艦客”時代,我們走過了什麼?

發佈時間:2022-09-25 19:36:28  |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  |  作者:戴晨 白鯨  |  責任編輯:王月博
分享到:

“我的戰位在甲板,從這裡望向前方,14度的滑躍甲板高高翹起。在我心中,這既是‘飛鯊’起飛的仰角,也是人民海軍奮飛的仰角,更是中華民族騰飛的仰角!”“遼寧艦”一級軍士長張乃剛動情地説。

或許沒有哪艘“大船”的橫空出世,能夠像它一樣,滿載著中華民族的期望,牽動著中華兒女的心弦……

2012年9月25日,這艘被命名為“遼寧艦”的“大船”,在大連造船廠碼頭交付海軍,“落戶”中國。自此,我們擁有了“大國利器”——航空母艦。

把目光投向1937年陜北的那個窯洞裏,坑洼不平的土壁上,懸挂著一張軍事教育挂圖。誰都不會想到,挂圖的內容居然是美國的“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那個年代裏,穿著破舊軍服的紅軍,正用渴望的眼神,試圖透過“小米加步槍”的準星窺探外面的世界,期待未來的某一天夢想成真。

80多年後的今天,滿載戰機的“遼寧艦”在大洋深處破浪前行,留下的是一道道足跡,見證的是一段光輝歷程。如果,窯洞裏的那些紅軍將士們能看到此情此景,該有多好。

從正式交付人民海軍起,“遼寧艦”已經服役10年,先後完成了艦載機起降、實彈射擊、遠海訓練等任務,在對外展示大國形象的同時,也進一步見證了人民海軍戰鬥力的躍升,堅定了人民軍隊向海圖強的決心。

十年一輪迴,隨著“山東艦”、“福建艦”相繼下水,人民海軍正式跨入了航母“三艦客”時代,人民軍隊逐夢深藍的步伐也愈發矯健。

這是新時代人民海軍不斷增強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的10年;是黨和國家把科技強軍作為軍隊建設重要方略納入強軍興軍總體佈局的10年;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10年。

面對中國航母“下餃子”般的發展速度,有不少外國人感嘆——你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當夢想照進現實,世人看到的多是成功與喜悅,卻鮮有人知曉這背後的辛酸與苦楚。

近代以來中國所受的威脅主要來自於海洋,悲慘的近代史也是從海洋開始。新中國成立後,海洋主權危機愈發牽動著國人的心弦。

毛澤東同志曾強調:“必須大搞造船工業,大量造船,建立海上‘鐵路’,以便在今後若干年內,建設一支強大的海上戰鬥力量。”

周恩來同志在談到領海主權時曾動情地説:“我搞了一輩子軍事、政治,至今沒有看到中國的航母,看不到航空母艦,我是不甘心的啊!”

“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那個時候,劉華清將軍先後多次向中央建言發展航母,並遠赴美國尋求“他山之石”。而他那踮起腳尖、伸著脖子仔細端詳美國航空母艦裝備的照片也被人不經意間記錄了下來。

“海空衛士”王偉,生前繪製了畫作《夙願》,其最大心願就是:駕駛艦載機,從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航母上起飛。

這份航母情結,已縈繞在幾代中國人的心頭,成為我們必須要繪製完成的一份戰略藍圖,必須要實現的一個偉大夢想。

如何讓夢想成真,將藍圖化為實景?唯有接續奮鬥、努力拼搏,正如航母艦員們常説的一句話:“是人,而不是船在戰鬥。”

然而航空母艦的建造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個國家軍事、經濟、工業和科技水準的綜合體現。彼時積貧積弱的國情,別説是航空母艦了,人民海軍成立時連艘像樣的軍艦都沒有,就連海軍第一任司令員蕭勁光到劉公島考察時也是租用的地方漁船,甚至有人自嘲道:“國外有‘海軍陸戰隊’,我們有‘陸軍海戰隊’”。

人們常用“摸著石頭過河”來形容創業的艱難,可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説,無論是航母還是艦載機技術,都毫無經驗可循,幾乎是一張空白圖紙,需要從零起步。這樣的“白手起家”,可謂舉步維艱。

只要肯花時間精力,以世界的眼光、創新的理念、無畏的氣魄,大膽闖、科學試,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按照“做海軍轉型建設開拓者”的要求,一批批科研工作者和人民子弟兵懷著滿腔熱血,為發展建設我國夢寐以求的航母理想而前赴後繼……他們堅守戰位、泣血鑽研,至誠報國、奮鬥終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永遠忠誠、永爭第一”的精神。

“遼寧艦”40余名高級士官是中國第一代航母水兵,在航母仍處於安裝施工時就進駐其中。他們至今平均服役22年,分佈在50多個崗位,從航母心臟的守護者,到飛行甲板的擎鷹人,再到鋼鐵巨艦的操舵手……親眼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航母試驗試航、試訓結合、由訓轉戰的轉型升級之路。

前不久,渤海某海域滿載著殲-15艦載戰鬥機的“遼寧艦”破浪前行,數架戰機採用輪轉出動的方式,分批次起飛,在空中完成戰鬥任務交接後迴圈著艦,實現了艦載戰鬥機出動和回收間隔時間、再次出動準備時間、同時放飛架次等多項突破。

艦載機是航母的靈魂,也是衡量航母戰鬥力的重要標準。曾有人斷言:“中國人即使有了航母,十年內也玩不轉艦載機。”

然而現實卻給了那些質疑者一記響亮的耳光。2012年11月23日,中國航母艦載機首次實現艦基阻攔著艦,“遼寧艦”以全新狀態亮相世人。

曾有網友激動地寫下:“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我們僅僅用了2年8個月,從第一艘航母服役到第一架艦載機上艦,相隔只有不到2個月,你永遠可以相信我們偉大的祖國!”

那段時間,“走你!”——“航母style”風靡全國,成為國人引以自豪的姿勢。有人分析,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系數,是航太員的5倍,是一般戰鬥機飛行員的20倍。在航母上著艦,就像是一場“人為控制的墜機”,危險系數極高。但即便如此艱難,中國人還是做到了。

在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心裏,沒有足夠的勇氣,是不配當一名艦載機飛行員的。戴明盟加入艦載機試飛團隊時,中國艦載機研製剛剛起步,擺在他面前的是安全和技術的雙重挑戰。

“難,我們可以學,最讓人無助的是,我們不知道學什麼。” 這就意味著,第一個執行極限偏心偏航阻攔試驗,第一個執行飛行阻攔著陸試驗,第一個滑躍起飛,第一個尋艦繞艦、觸艦復飛……這些“第一”,是戴明盟把生命交付給藍天完成的。然而對於這一切,他卻表現得十分淡然,“我們在一起,研究航母,研究艦載機,也研究飛行技術,積累了上百萬字的技術資料,最終我們突破了著艦技術,推開了艦載機飛行這扇厚重的大門。”

廣袤大海見證了人民軍隊裝備的換代躍升。2019年12月17日,“山東艦”入列,遼寧艦有了第一個“兄弟”;今年6月17日,翹首以盼的“三胎”,千呼萬喚終落地,被命名為“福建艦”……“大國巨艦”再次揚帆遠航,一路劈波斬浪,逐夢深藍,有人説“中國人的脊梁進一步挺直了”。

10年來,中國航母“三艦客”接連實現了三次“質”的飛躍——“續建國外滑躍起飛航母”、“自行建造完全國産化航母”和“建造電磁彈射的平直通長甲板大型航母”。10年間,航母事業的發展不斷給國人帶來驚喜,也帶來滿滿的自豪感。

如今,窯洞裏挂圖的內容早已成為現實,人民海軍也完成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曾經有多麼的辛酸與苦楚,如今就有多麼的驕傲與自豪。

10年來,人民海軍發展如火如荼,在向世界一流海軍邁進的過程中穩紮穩打:“瓦良格號”順利完成了向“遼寧艦”的華麗轉變, “山東艦”僅用一年多時間便實現了從首次著艦起飛到最大集中出動回收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福建艦”也正按計劃開展係泊試驗。除此之外,我國自主研發的兩棲攻擊艦、綜合補給艦、大型驅護艦陸續下水,中國製造的“大國之艦”正在大洋深處留下一道道壯美足跡。

10年來,祖國大地、浩瀚太空也目睹了中國式“鋼鐵洪流”的颯爽英姿:國産超級電腦正以百億億次的效率計算著下一個“中國速度”,換裝國産航空發動機的運-20正在天宇之間留下一道美麗弧線,“黑絲帶”殲-20吹響了中國空軍挺進隱身時代的號角,數字化主戰坦克99A屢屢亮相國際比武賽場……

10年來,人民軍隊創造了無數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與“中國奇跡”,一個個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夢如今都變成了現實,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見證著人民軍隊的日益強大,那個僅靠“泥腿子”完成萬里長征的苦日子不會再現,那個僅靠“小米加步槍”打天下的苦日子不會再現,那個僅靠“一把炒麵一把雪”跨過鴨綠江的苦日子不會再現……

如果要問,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那便是夢想成真。最幸福的不僅僅有我們,還有幾十年前那些在窯洞裏做著“航母夢”的英雄前輩們,那位踮起腳尖看著美國裝備的將軍,那些在強軍征程中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們。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強軍十年,人民軍隊不斷淬火,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跑出了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下一個十年,人民軍隊將依然昂首闊步、挺立潮頭!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