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認識到核技術的複雜性,認識到核的特殊敏感性。”7月28日,在“走進華龍一號”網評品牌活動(海南站)座談會上,每日應會小知識點仍是海南核電的例行環節,始終把核安全擺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

2020年10月,海南核電一期工程雙機組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綜合指數達到滿分實至名歸,安全運作水準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在中國,核電事業為什麼能發展?比如有放射性的核廢物該如何處理,核電能否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記者實地探訪了海南核電,看看他們是怎樣用實際行動回答這個問題的。

核電站的放射性廢物是怎樣科學處理的?

用核發電,如何妥善處理有放射性的廢物歷來是世界範圍內的難題。海南核電副總經理李振雲在介紹海南“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工程建設時表示,目前已經實現了行業首創電漿體高溫熔融技術,能夠進一步優化 “三廢”的處理模式。

在一般核電廠放射性廢物的處理中,當涉及到某些長半衰期的元素,比活度越大,處理的難度也越大,花費就越高。此前核電廠的“三廢”處理,一部分通過打包壓實裝入倉庫,另一部分像濃縮液等濕廢物,基本上通過水泥固化之後再進行長期貯存。

海南昌江核電“三堆共建”(“華龍一號”雙機組和“玲龍一號”首堆)的施工現場。

而海南“華龍一號”中電漿體高溫熔融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的火焰溫度可以達到1500℃,這樣就能把濃縮後的廢液、廢溶劑通過合適的配比進行電漿熔融,最終産物形成穩定的玻璃體,大大減少放射性廢物的産生量,進一步提高放射性廢物貨包長期處置的安全性。

這項技術投入使用之後,或將成為未來“華龍二號”的標配技術之一。屆時,海南核電整個放射性廢物的處理水準及減少廢物量的水準在國內外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傳統“三廢”處理技術相比優勢明顯。

此外,海南昌江核電廠區西北方向還配備了環境實驗室,負責分析和測量核電站運作在正常工況下及可預期運作事件期間周圍環境介質樣品的採集、制樣、測量、分析,並定期進行核電站周圍環境γ輻射水準的巡測。在這裡的工作人員表示,監測情況一直以來正常平穩。

海南核電總工程師陳建新介紹,目前電漿熔融先進廢物處理中心建設處於工程場地的圍欄建設中,計劃2025年9月正式投用。到那時,以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的核電關聯産業體系也會初步形成,將帶動約2.5到3萬人就業。

核能發電對能源安全意味著什麼?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國際局勢動蕩導致全球面臨能源供應緊張,通脹高企,産業鏈、供應鏈紊亂讓我國的外部輸入性壓力加大。面對這樣的衝擊和挑戰,能夠獨立自主地發展清潔能源是我國保障能源安全,持續提升産業鏈條産品能力,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出路。

據悉,海南昌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的兩台核電機組分別於2015年12月和2016年8月投入商業運作之後,徹底解決了海南省電源性缺電問題,每年為海南省提供90億至100億度電的清潔能源保障,約佔海南全省用電總量的三分之一,海南因此也成為全國核電佔比最高的省份。

海南核電總經理孫雲根在座談會上透露,在建的兩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和一台“玲龍一號”核電機組建成投産後,預計發電量將佔海南省統調發收電量的50%以上。

蘇成妹在座談會上分享她在海南核電工作的感受。

研究表明,1元核電投資可在建設期産出約3元/年的GDP,運營期內可産出約2元/年的GDP;建設期每億元投資可為全社會創造約3600人/年的就業機會,運營期每億元産值可為全社會創造約2000人/年的就業機會。

海南核電附近村鎮居民蘇成妹説,以前他們在家裏自己開個小賣鋪,生活也還算過得去,但一年到頭忙忙碌碌的卻攢不下什麼錢。自從村附近建了核電站之後,人也多了,小賣鋪的買賣是越來越好了,三天兩頭就得補貨,如今,家庭的生活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現在她已經成為了海南核電放射性洗衣房的一名技術工人,“電站的建立,也給我們這些家庭主婦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在這裡上班我感覺十分的幸福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