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

■高 亮

1935年12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後,毛澤東同志在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産黨。沒有共産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95年雄關漫道,95年軍旗飄飄。千千萬萬革命將士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挫折中愈加奮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鑄就了拖不垮、打不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雄師。實踐證明,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産黨,有了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我軍前進才有方向、有力量,成為一支有政治信仰、有政治靈魂、有強大戰鬥力的新型人民軍隊。

一支軍隊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軍魂。1928年的一天,羅榮桓同志率隊夜行途中遇襲,眼看隊伍被打散,他焦急萬分。天亮後清點人數,結果只丟了一名擔架兵。部隊返回井岡山後,沒想到失散的擔架兵早就回山了。羅榮桓感慨道:這次遠征,行程數百公里,打了幾十場仗,卻沒有一個開小差的,都是“三灣改編”改出的好氣象。

紅軍長征途中,張國燾自恃人多槍多,公然向黨爭權,企圖另立“中央”,但紅軍堅定跟黨走,粉碎了這場篡黨奪權的政治圖謀。同樣是在這片草地上,受傷的紅軍副連長李玉勝,把掉隊的28名傷病員收攏在一起,成立臨時黨支部。黨的組織,讓虛弱、饑餓又有些絕望的官兵“就像一根擰在一起的銅繩”,最終趕上了大部隊。

一名軍人的脊梁不僅是體魄,更是忠誠。抗日名將趙尚志曾兩次被錯誤開除黨籍,他在給組織的請求信中寫道:“黨籍是每個共産黨員的生命,我萬分地向黨請求黨審查,給我從組織上恢復黨籍,我不能一天離開黨,黨也不要一天放棄對我的領導。”“不能一天”“不要一天”,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革命軍人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深刻內涵。

遵義會議後,時任紅5軍團第13師37團政治委員的張南生回憶道:“一天,我問一個因病掉隊的戰士能不能隨隊前行,他笑了笑説:‘要是在幾個月前我早垮了,那時心裏不明白啊!現在明白了。跟著黨走沒有錯,這點病不算什麼,一定能勝利地走到新的根據地!’”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到紅軍將士的忠誠、無畏、堅強、樂觀,被深深地震撼,“我幾乎不能相信,只是由於這樣一批堅決的青年,有了一種思想的武裝之後,竟然能夠對南京的千軍萬馬進行了群眾性鬥爭達十年之久”。

凡兵之道,莫過乎一。歷史上,我軍之所以能夠打敗一個又一個強敵,創造中外戰爭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關鍵在於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高度集中統一領導。

現代戰爭中,軍事和政治的聯繫更加緊密,政治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和制約日益突出。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才能將我軍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勝利優勢,做到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確保政令軍令暢通。

5年前,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習主席強調: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這一條當作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

敵人害怕我們的不是槍,而是黨指揮槍。踏上強國強軍的新征程,每名官兵都應“做一顆有靈魂的子彈”,把忠誠的基因融入血脈、注入靈魂,用青春和熱血書寫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