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豐都縣龍河生態修復後的生態景觀 圖片來源:水利部三峽司
中國經濟網豐都7月18日訊(記者 劉其瑜) 重慶豐都,一座紅磚砌成的廢棄焚燒塔矗立在龍河國家濕地公園入口。不遠處是彎彎的河道,烈日下澄澄綠水反射出澹澹波光,與焚燒塔形成鮮明對比。
近日,2022年“美麗三峽”網評品牌活動在重慶市正式啟動,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採訪團走進重慶市豐都縣,探訪龍河綜合整治工程。
龍河是三峽庫區長江上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武陵山區,其豐都段全長62.5公里,由石柱縣進入豐都縣,自東向西流經豐都江池鎮、龍河鎮、栗子鄉、三建鄉、南天湖鎮等地,經三合街道注入長江三峽庫區,屬國家級武陵山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和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龍河被稱為豐都的母親河,全流域人口多、場鎮多、工礦企業多、車流物流多、畜禽養殖量大。這條母親河曾經長期斷流、水質不穩定、水生態環境差,因此治理基礎較弱、治理矛盾大,但整治勢在必行。
2019年11月,龍河(豐都段)被水利部列入全國首批17條示範河湖建設名錄,投入三峽後續資金7997萬元,陸續實施了龍河國家濕地公園(龍河口-兩匯口)生態修復工程、龍河國家濕地公園(安寧-兩匯口)生態修復工程、龍河魚劍口庫周濕地生態修復及植被恢復工程、涂溪湖環湖道路植被恢復工程等11個子項目。
據豐都縣水利局副局長譚嵐介紹,龍河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前,岸邊有不少污染企業,嚴重破壞了龍河岸線生態。當地貫徹重慶市第1、2、3、4號總河長令,拆除了佔地2812平方米的花園水泥廠和佔地1550平方米的興旺化工廠,在岸邊留下焚燒塔這一工業遺存,時刻提醒人們一河清水來之不易。
70歲的孫大香是花園社區(原花園村)的居民,她和老伴就住在位於雙路鎮花園社區的龍河國家濕地公園邊上。“環境變好了。”——這是她最直觀的感受。
廢棄焚燒塔與周圍的水清岸綠形成對比。 中國經濟網 劉其瑜 攝
經過一年的系統治理,龍河匯入長江水質總體穩定在Ⅱ類標準,實現了優於上游來水水質的目標;流域內植物、魚類、鳥類分別達到930種、153種和124種,野生獼猴、鴛鴦等一批國家級保護動物時隔20年後再次在龍河流域出現。
2020年11月,龍河(豐都段)先後以96.94分和98.1分的好成績,順利通過市級初驗和國家級驗收,被水利部評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全國17條示範河湖之一。
而花園社區的改變,只是龍河(豐都段)整治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自示範河湖建設以來,像花園水泥廠、興旺化工廠一樣的工礦企業,當地累計關閉搬遷了28家,並對拆遷建構築物後的1.95萬平方米區域進行補植補造,形成30公里綠化帶、10.08公里濱河綠道。整治後,龍河河道岸線更加自然生態,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秀美景致。
“龍河的主要污染源被清除了,生態修復了,環境變好了。”譚嵐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如今,豐都的母親河一江碧水,兩岸蔥綠,民眾常來此休閒健身,享受人水和諧時光。2021年以來,當地累計接待遊客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約1億元,帶動沿岸群眾增收800萬元以上。
“下一步,我縣將深化落實河長制工作,持續開展龍河示範河湖鞏固提升,努力將龍河建設為生態河、經濟河、示範河,讓人民滿意的幸福河。”譚嵐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