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海上靶場,一枚枚靶彈的研發,一次次創造性的突破,是海軍某總站靶彈技術室工程師們用來計時的方法。他們在春去秋來的平凡歲月裏,敘寫著不平凡的歷程。

狂風呼嘯,面如刀割。那年寒冬,靠近海岸的海水都結了冰。淩晨四點半,技術室副主任劉宗傑喝下一口熱水,推開門,帶著濕氣的風一股腦兒涌了進來,他趕緊伸手壓了壓帽子,把門使勁帶上,攏緊大衣向發射場坪走去。發射架靜靜地佇立在黑夜中,氣象分隊的班長正拿著探空儀測算風速,劉宗傑從他後面繞過,在發射架前停住,彎腰把頭探進架子上的彈筒裏,右手往上一摸,彈體的冰涼從指尖蔓延,才幾秒鐘的時間,就感到自己的右手已經僵住了。他用左手將手電擰亮,開始檢查線路。沒一會兒,技術室其他工程師都陸續來到了場坪。

為靶彈安裝助推器,對他們來説本不是一件難事,但用凍麻了的手指來處理細如髮絲的銅線、豌豆大小的螺絲釘,就變得不那麼容易了。工程師付京來與王剛先後進入彈筒,彈筒空間足以容納兩個人,付京來仰面躺下,隨即又側身起來,將大衣脫下。王剛説:“穿著吧,你貼著彈筒太涼了。”他卻不以為意地説:“沒事兒,穿著大衣不方便伸展開胳膊。”

付京來接過鉗子,握住活動了幾下,左手伸向彈體內部。他借著手電筒的光,目光緊緊隨著手指撥開那些密集的銅線,找到他所需要的那一根,捏在手裏,右手也鉗出一根銅線,拉出來準備與左手的線連接,然而左手的指尖卻空空如也,凍僵的手指竟感受不到細細的銅線何時滑落。他緊緊攥了攥拳,無奈手指還是麻木的,雖然捏住銅線,卻感覺不到它在指尖旋轉、滑動。付京來目光如炬,關注著兩根銅線,靠手眼配合代替指尖的觸感,很快便接好了第一條。

不知過了多久,冰冷已經從手指蔓延到了付京來全身。王剛轉頭問道:“凍壞了吧,換我吧。”説著撐起身體將大衣脫下,付京來也順勢往邊上挪動,撐起來讓王剛躺過去。筒外的劉宗傑看到他們換位,便提議讓他們都下來,換其他人進去,但王剛説:“不用,主任,馬上就好,保證完成任務!”

天邊有了微微的亮光,發射場坪逐漸清晰,氣象分隊的探空氣球剛剛放飛升空。彈筒內,王剛擰上最後一顆螺絲,兩人最後檢查了一遍,便相繼從筒內退出。場坪上的所有工程師們再次進行設備檢查與數據情況的測試,陸續回到指揮中心。他們接過熱水,並不急於喝下,而是全都雙手捧著,用這杯熱水的溫度給他們凍僵的雙手回回暖。

試驗時刻,伴隨著“發射!”指令的下達,“轟!”發射架被煙霧圍繞,靶彈劃破天際,刺向深藍,在遙遠的海面上,火光頓起,命中目標。

在靶彈身上有一塊區域決定著靶彈的“生死”,它就是安控系統,是確保試驗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某次供靶任務中,工程師丁軍輝按照以往流程帶領測試人員對靶彈進行檢查,隨著一條條指令的傳輸與反饋,靶彈內部的各種資訊都呈現在電腦螢幕上。丁軍輝的目光聚焦在最後的測試指令上,原本應該反饋的自毀時間並沒有出現。沒有自毀時間!他深知問題現象背後代表的是什麼,如果彈上安控系統不能針對緊急情況採取措施,很有可能誤傷,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必須立刻排除故障。想到這裡,他立馬將對講機拿到嘴邊:“各站位注意,沒有出現自毀時間,立刻檢查每個站位的數據有無錯誤!”

所有工程師的神經立馬繃緊,每一個人都開始投入測算,這是一場無聲的“戰鬥”。新一輪的測算結束,所有專業均已彙報完畢,沒有發現任何漏洞。這是怎麼回事?各專業負責人集合到中心,工程師們提出了自己專業方面的懷疑,丁軍輝聽完,對大家説:“大家説的情況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要進行逐一排除。接下來我們每個專業都從頭檢查一遍,確保無誤。”

將靶彈從發射箱中退出,每個專業都投入到緊張的檢查中。終於在第二天夜幕降臨之時,丁軍輝才發現,由於發控系統誤發了一個信號,導致安控系統被誤導,因而沒有反饋自毀時間。找到了問題所在,發控專業人員迅速排除故障。緊接著將所有數據對接,進行模擬,沒有問題!終於,靶彈發射升空,完成了使命。

“老丁有股子牛勁兒,還是頭倔牛!”這是與他共事多年的王天輝高工對他的評價,無論是試驗保障,還是科研攻關,丁軍輝始終都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初春帶來的生機在海灣畔鋪開,綠意爬滿陣地。一枚靶彈騰空而起,精準命中目標。技術室的工程師們圍在螢幕前,滿意地笑了。主任梁明從人群中走出來,不禁感嘆:“太漂亮了!”

在這片海上靶場,梁明與靶彈已經走過25個春秋。2007年9月1日,是他來到海軍某總站的日子,這一年,他35歲。靶彈面臨著新型號發展需求,他知難而進,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段時間他桌子上的圖紙越堆越厚。圖紙上,是他蒼勁有力的筆記;鏡片後,是他炯炯發亮的目光。最終,他們相繼攻克30余項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空中靶標領域多項空白。

創新本就有風險,新的問題在研發中不斷出現,研發工作遭遇瓶頸期,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梁明義無反顧選擇前者。他對團隊裏的同志們説:“現在條件好了,我們黨員幹部更要有去拼搏、去克服的決心。老一輩的靶場軍人,在那麼艱難的歲月裏為了我國的海防事業披荊斬棘,他們留下的靶場精神我們要傳承下去。”2012年,梁明被表彰為“海軍十傑青年”。也就在同年,某新型靶彈研發成功,他帶領的團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我的軌道就在這裡。我熱愛這份工作,熱愛靶彈發射一瞬間的熾烈。”梁明説的話又何嘗不是靶場每一位工程師的心聲。十幾載的風雨同舟,靶彈技術室在不斷地探索、成長,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用一項項技術成果構築了我國海防的堅實屏障。他們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2次,先後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共6項,國防專利授權11項。

“七一”前夕,團隊開展“黨史館裏講黨課、軍史館裏話軍魂”活動,組織大家走進史館,從歷史中重溫靶場人的光榮與夢想。從泛黃的黑白照到鮮亮的彩色照,是年代的更疊,更是一代代靶場人的歲月留痕;一格格榮譽墻上擺滿的獎盃與獎狀,是這個靶彈研究團隊一步一個腳印的光榮見證。隨著張先龍高工滿懷深情的講述,一代又一代優秀共産黨員接力攻關、推動靶彈跨越轉型的動人畫面徐徐展開。駐足一幅油畫前,梁明心潮激蕩,那靶彈發射、尾焰炙熱的瞬間,是最令他震撼的時刻。在他眼中,那一個個優秀共産黨員如一顆顆閃亮的星,組成了那劃過天際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