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多維 邊界多變 力量多元 目的多重 手段多樣

混合戰爭視野下的認知域作戰

■吳佳熹

編者按

透過近幾場局部戰爭實踐,人們發現,混合戰爭某種程度上可視作是對傳統物理域作戰的拓展,而認知域作戰則可視為是對既往資訊域作戰的再延伸。換句話説,混合戰爭與認知域作戰均脫胎于昨天的傳統戰爭,二者既有密切聯繫,又各有側重不同。如何把握混合戰爭視野下認知域作戰的新特點新規律,是當下推進認知域作戰研究走深走實的一個新視角。

認知域作戰空間領域混合多維

從表面上看,當下的認知域作戰主要作用於人的知覺、感覺、情感、情緒、思維、判斷、精神、信念等領域,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認知域作戰卻往往是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輿論等綜合手段在多維空間領域展開的全域攻防。如果説物理域作戰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前提和基礎,資訊域作戰是贏得戰爭制勝優勢的手段和支撐,那麼認知域作戰才是最終決定戰爭勝負、迫使敵方屈服、達成戰爭目的的關鍵要害。

隨著作戰主體的日漸多元、作戰手段的日益多樣和作戰進程的日趨激烈,作戰一方僅僅通過在某一個空間領域取得優勢就想迫使敵方屈服、達成戰爭目的已是愈加困難。因此,認知域作戰必然是通過綜合運用混合戰爭的多種手段、在多個空間領域取得優勢,才能最終奪取認知域作戰主動權。

認知域作戰平戰邊界混合多變

與傳統作戰平臺相比,認知域作戰的主要武器不再是物理域作戰中的飛機、艦艇、坦克、大炮、機槍等平臺,而是電腦、手機、廣播和電視、網路、媒體等媒介發佈的種類繁多的資訊。

現代社會,由於資訊傳播無時無刻不在、無處無地不達,因此,認知域作戰就沒有平時戰時之分、沒有前方後方之別。往往平時就是戰時、戰時依託平時,前方也是後方、後方堪比前方,呈現出全天候、全方位、全時段展開的“無時不戰、不宣而戰”的特徵。就像美軍作戰綱要指出的那樣:“認知空間的軍事衝突每週7天每天24小時都在發生,並持續數代”。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西方國家對他國策動的所謂“顏色革命”“和平演變”等,實施的網上“文化冷戰”和“政治轉基因”工程等,這些在本質上都可視作認知域作戰在“和平”時期的具體表現。

認知域作戰主體力量混合多元

傳統意義上來説,戰爭的主體力量是作戰雙方的指揮員、參戰官兵和各類保障人員。在混合戰爭視野下,由於認知域作戰的空間領域得到極大拓展,因此,認知域作戰的主體力量也相應變得愈加混合多元。

實施認知域作戰行動,不再只是軍隊和軍人的專利,政府組織、新聞媒體、公司企業、研究機構、學校社團和民間團隊等社會團體,政治人物、社會名流、記者、商人、律師、演員、學者、醫生、教師和網紅等各行各業人員,只要可以通過資訊與外界進行交流,都可能成為認知域作戰的參戰力量甚至是主體力量。他們不用扛槍上戰場、不用扣動扳機,同樣可以參與認知域領域的鬥爭。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言人”的自媒體時代,一張衝擊力強的圖片、一句煽動性的話語、一首撼動人心的歌曲,都可能變成輿論鬥爭的利器,對敵我雙方的認知産生重大影響。同時,混合戰爭視野下認知域作戰主體力量的能力素質也需要得到相應拓展,認知域作戰需要大批經過專業訓練的,具備軍事學、傳播學、心理學、法學、新聞學和電腦學等相關學科專業能力的人員方能勝任完成。

認知域作戰作戰目的混合多重

傳統物理域作戰的目的往往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實踐證明,物理域作戰雖然可以達成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摧毀對方武器裝備、攻城略地奪取地盤等軍事目的,但卻不一定能達成戰爭的政治目的。特別是面對宗教信仰、意識形態、民眾凝聚、國家認同等新情況新問題,有時單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很難解決全部問題。

混合戰爭視野下的認知域作戰是從戰爭主體的精神層面出發,直接作用於人的意志、信念、思維、心理等,通過保持己方認知優勢、攻擊敵方認知劣勢,達到諸如攻心奪志、價值塑造、認知影響、精神控制等預期目的。具體來講,可以通過對敵方參戰官兵的認知攻擊,達到摧毀敵方參戰官兵作戰意志的目的;可以通過對敵方領導集團的認知控制,達到影響敵方領導集團決策判斷的目的;可以通過對敵方民眾的認知塑造,達到干擾敵方民眾對國家和政府價值認同的目的,最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少戰而全勝”的政治目的。

認知域作戰方法手段混合多樣

混合戰爭視野下的認知域作戰,空間領域的多維性和參戰力量的多元性,催生著認知域作戰戰法的創新改進、豐富發展。

近幾場局部戰爭中,外軍一些認知域作戰方法手段也呈現出混合多樣的新趨勢。

一是認知威懾式作戰。通過展示絕對軍事實力、癱瘓金融體系、進行經濟封鎖、實施貿易制裁等手段,給敵方以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懾,從而達到使敵人膽怯、屈服和退縮的作戰目的。再比如,向敵方播放己方先進武器裝備精確摧毀敵重要目標的視頻,使其産生心理陰影,從而主動放棄抵抗等。

二是認知塑造式作戰。通過對敵方價值觀念、政治態度、宗教信仰、精神狀態等意識形態領域的誘導鼓動,逐漸使其擯棄或形成某種新的特定觀念,引發價值困惑,動搖其作戰意志,從而影響其對戰爭的態度等。

三是認知欺騙式作戰。通過輿論宣傳、網路攻擊、思維誘導等手段,向敵方傳遞虛假資訊,從而影響其決策判斷。比如,用虛擬現實和智慧聲像合成技術,模擬其指揮員下達指令,使敵真假難辨,從而造成敵方指揮上的錯亂、行動上的紊亂,導致作戰行動失敗等。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