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進一步加大對核酸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特別強調要依法執業,嚴格檢測品質,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進行嚴肅查處,並在全國進行通報。

當前,多地探索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背景下,城市街頭巷尾的核酸檢測採樣點,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哨點,與此同時,近期,從國家到地方,多方表態將嚴格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

圖為5月22日,一位北京市民將自己的病毒採樣管交給採樣人員。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北京查處核酸檢測違法違規問題

近日,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據北京房山區政府網站資訊,監督員發現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樸石醫學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於樣本檢測數量,房山區衛健委吊銷了樸石醫學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之後,北京警方對實驗室實際控制人周某某等6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5月22日,北京昌平警方通報,兩男子通過偽造、購買虛假護士執業證書,騙取從事核酸採樣資格,5月21日,2人參與昌平區十三陵鎮某核酸檢測點採樣工作時,被檢測機構巡檢工作人員發現其資格造假,後被昌平警方抓獲。

提及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的亂象,此前,河北、安徽、上海等地也曾有相關事件曝出。例如,今年4月23日,安徽合肥通報稱,有兩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在區域核酸檢測中,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嚴重超過承諾時間出具檢測報告,甚至還出具“假陽性”報告。

招聘平臺截圖。

快速增長的核酸檢測市場

今年3月以來,全國多地出現奧密克戎疫情,一些地區開展多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5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

其實,今年以來國內多地就已在探索常態化核酸檢測。例如,廣東深圳按照每3萬人口設置一個便民核酸採樣點的標準,在全市網格化佈局700多個採樣點,全市出行、通勤等均執行72小時核酸檢測記錄,市民核酸檢測需求日均檢測量在800-1000萬人次。

深圳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採樣方面,早期通過區屬公立醫院人員調派採樣人員,容易導致醫護人手不足,影響醫療機構正常診療秩序;後期各區採取區屬公立醫院及社會辦醫院派人、購買第三方採樣服務等方式,組建採樣隊伍參與核酸採樣工作,很好地緩解了醫務人員採樣壓力。

近兩年,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確有效彌補了各地檢測資源不足的情況,與此同時,常態化的核酸檢測也讓檢測的市場需求快速增大。據企查查本月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醫學檢測相關企業超過1700家,從增速來看,2021年新增301家,同比增長20.4%,而截至目前,2022年已新增145家。

需求的快速增大還讓核酸檢測人員變得緊缺,在招聘平臺上,可以搜索到大量有關“核酸檢測員”“採樣輔助員”“帶護士證採樣員”的招聘資訊,發佈招聘資訊的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勞務公司、地方醫療機構等。

按照國家衛健委近日披露的數據,目前,全國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的實驗室約1.3萬家,取得核酸檢測資格的技術人員15.3萬人。

5月23日,北京市朝陽區一處常態化核酸檢測採樣點。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各地嚴格監管核酸檢測機構

核酸檢測品質對於疫情的判斷和防控都至關重要。疫情防控兩年多來,第三方檢測機構有效補充了各地的防疫力量,街頭巷尾,那些來自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核酸採樣“大白”同樣獲得公眾的讚譽,在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沒。但是,隨著市場規模激增,第三方檢測市場一些違法違規的個例,依然引來輿論聚焦。

為確保核酸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負責人日前介紹,在常態化開展實驗室室內品質控制工作的同時,組織國家臨檢中心每月對實驗室進行室間品質評價,目前已累計對超過3.8萬家次實驗室進行了評價,合格率為99.4%。

對於日益增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上述負責人表示,對出現假陰性、假陽性,甚至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實驗室,加大監管力度,依法依規處理,決不姑息。將綜合運用好“飛行檢查”、定期抽檢、公佈合格實驗室名單等多種方式,持續提高核酸檢測品質。

地方層面,近期,多地也加強對核酸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北京市衛健委稱,將強化行業管理和溝通協調,聯合藥監、公安等部門建立核酸檢查品質聯合監管工作機制,開展“亮劍”專項治理行動。此外,實施可疑病例和陽性樣本檢測全流程追溯,對核酸檢測工作規範、品質把關嚴的機構予以通報表揚,核酸檢測任務給予傾斜,對核酸檢測品質不符合標準的機構,進行通報批評,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5月5日,浙江省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杭州市衛健委表示,要加強“採、送、檢、報、轉、收”等核酸檢測全流程規範管理,同時強化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