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曼谷5月13日電 題:美國搞“小圈子”挑動對立不得人心

新華社記者林昊

一度推遲的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12日至13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美國借機推銷其所謂“印太戰略”圍堵中國,同時在俄烏局勢等問題上施壓東盟國家。美國遏華反俄圖謀和霸道行徑引起東南亞地區不少國家的警惕和抵制。

這是2021年4月20日拍攝的美國華盛頓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會議本身充滿了霸權主義色彩,日程安排等細節充分暴露了美國的霸道做派。美方聲稱峰會“將彰顯美國對東盟的持久承諾”,試圖表現美國對於與東盟關係的重視,但圍繞峰會日期和具體日程,美方的安排缺乏對東盟國家的尊重,引發東盟國家不滿,峰會從原定3月推遲到5月。柬埔寨首相助理大臣高金華在峰會前夕表示,東盟國家領導人應該得到尊重以及平等對待,如果美國政府確實希望提升與東盟的關係,那麼美國總統拜登應該在峰會上多花時間,而不是連與東盟國家領導人的雙邊會見都不願意安排。

人們看到,美國搞的會議往往不是“建設性”的,而是“毀壞性”的。美國針對中國提出的所謂“印太戰略”,一邊聲稱要維護地區“自由開放”、尊重東盟在區域事務中的中心地位,一邊卻通過 “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四邊機制”構建封閉排他的地緣政治“小圈子”,挑動地區國家間對立對抗,衝擊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破壞東盟內部團結,對地區合作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其背後維護霸權的私心早已為東盟國家所知。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已經公開警告“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可能引發地區軍備競賽。

美方近期不斷鼓吹“印太經濟框架”,企圖借此補足其“印太戰略”中的“短板”。但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不少東盟國家擔心美國在框架中的“索取”遠多於“付出”,更質疑框架是為實現美國自身利益的政治操弄,而不是真心實意的經濟合作倡議。

此次會議另一個目的就是在俄烏問題上加大對俄羅斯施壓力度。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要求東盟國家一道譴責和制裁俄羅斯,但地區絕大部分國家並不買賬。東盟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積極呼籲通過談判對話解決當前危機,並在美西方多次在聯合國發起針對俄羅斯決議的投票表決中表達自身立場。美國在俄烏衝突升級前煽風點火、衝突升級後又火上澆油,更讓不少東盟人士警惕美國挑動衝突隨後從中漁利的把戲。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今年4月訪華期間,中泰兩國就烏克蘭問題共同發聲,一致支援俄烏持續和談、呼籲珍惜亞洲地區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

世界銀行4月26日發佈報告説,俄烏衝突對大宗商品市場造成了“重大衝擊”,改變了全球貿易、生産和消費模式,將使價格在2024年底前都保持在“歷史高位”。2022年2月28日,在黎巴嫩南部一處糧倉,工作人員展示來自烏克蘭的小麥。新華社發(阿布·哈姆丹攝)

美國逼迫地區國家加入其發起的地區對抗、在地緣政治中“選邊站隊”的做法,與東盟國家希望維持與各方良好關係、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實現經濟持久發展的意願背道而馳。美國發動貿易戰、“毀約退群”等單邊主義行徑,嚴重影響地區正常貿易往來和供應鏈産業鏈穩定,也對許多東盟國家的經濟造成衝擊。美國一段時間以來展現的冷戰思維和各種霸道行徑早已引發東盟國家警惕,其唯我獨尊的作風不得人心,只會讓美國試圖努力維持的霸權加速衰落。

當下,新冠疫情陰霾仍籠罩全球,世界還面臨著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歷史一再證明,可能引發地區分裂、導致動蕩緊張、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霸權行徑必定受到地區國家的共同抵制,奉勸美方放棄冷戰思維,秉承開放包容心態,多做有利於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