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全球通脹警報再拉響  各經濟體能否重回正軌?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劉文文)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疊加疫情衝擊,全球通脹預期進一步抬升,給經濟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通脹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對許多國家來説,通脹已成為一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全球通脹警報再度拉響,各經濟體能否重歸正軌?

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年春季會議4月27至28日以線上形式舉行,此間多位專家圍繞全球通脹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IFF副主席、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副主席、義大利前財長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表示,從2008年為應對經濟危機,到全球疫情暴發期間為刺激經濟,幾乎所有國家注入大量流動性,如今通脹正在世界各地上演。

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達8.5%,創下近40年最高。歐元區CPI同比增長7.5%,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認為,這次通脹的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與俄烏衝突導致的供應鏈危機,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過度寬鬆。

以美國為例,其高通脹與疫情以來實施的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有關。黃海洲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後,3月份美國股市有四次熔斷,之後美國開始推出積極強勁的財政和貨幣方面的刺激政策,廣義貨幣(M2)增長速度超過20%,而上次達到如此增速還是二戰期間。

2008年美國也有3到4倍的資産負債表膨脹。但為何之前沒有産生通脹,而這次産生了通脹?

國際金融論壇(IFF)研究院院長、IFF學術委員、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宋敏認為,是供給方和需求方共同導致了此次通脹。因此,除了貨幣超發的需求方因素外,還與供給方緊密相關。在他看來,産業鏈、供應鏈緊張的情況短期會有所緩解,但長遠來看還需要時間調整。另外,俄烏衝突對大宗商品價格的衝擊恐怕並非短期性,將進一步影響預期,從而造成通脹快速上升。

黃海洲説,當前美聯儲為了應對通脹,不得不大步快跑式地加息,市場擔心美國明年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而歐洲的問題更大,為遏制通脹需要採取更大力度的舉措,如果大步快跑式加息,可能會加速衰退。而如果選擇小步慢走加息,將會出現滯脹。在他看來,歐洲出現滯脹是大概率事件。

對此,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表示遺憾,稱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應對通脹的動作“太晚了”。他説,不能讓通脹預期無限上漲,必須對通脹進行管理,沒有中間道路可以走。“央行現在又重新到了舞台中央,我希望他們能夠採取足夠的行動。”

通脹衝擊之下,亞洲經濟體表現如何?

黃海洲指出,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講,亞洲尤其是中國並沒有搞大水漫灌。“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印發的貨幣和對應的經濟增長之間的比例關係沒有打破,受到高通脹衝擊的可能性相對要小。”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總的來講,面對地緣政治風險、通脹、美聯儲加息等逆風因素,亞洲經濟體跟過去相比,已經能夠更好地管理這些逆風因素,在消化這些影響上佔據優勢。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和美聯儲加息,亞洲自身宏觀穩定性指標要比其他地區情況好得多,也比亞洲歷史上其他時期要好。

談及中國未來經濟形勢,邢自強説:“儘管中國經濟當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摩根士丹利仍認為中國能夠及時做好政策調整,推動經濟在下半年和明年實現一定程度的復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