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戰區海軍探索水面艦艇指揮軍官培養新路——

跨艦煉“官”破浪行

■門良傑 陳運鵬

“來襲導彈被‘擊落’!”4月上旬,南部戰區海軍某部組織實戰化演練,剛上任的湛江艦對空作戰長李冰指揮得當,快速準確擊落目標,贏得官兵們稱讚。

幾個月前,李冰還在某型導彈護衛艇任職時,便一直期盼著“上大艦”。

去年10月以來,南部戰區海軍一批像李冰這樣的年輕軍官,從小艇走上大艦、由陸勤改為海勤、跨艦種交流任職,在新的崗位上歷練成長。

激起這一池春水的,是他們探索建立的一項全新人才培養機制——水面艦艇指揮軍官複合培養機制。

“隨著海軍部隊轉型建設加速推進、使命任務逐漸增多、作戰編成日趨複雜,我們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艦艇指揮員隊伍。”南部戰區海軍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

去年以來,南部戰區海軍政治工作部領導帶領機關工作人員,分赴多個基層單位,就水面艦艇指揮軍官複合培養情況進行深入調研,結果發現,培養鏈路不夠暢通導致畢業學員單線條發展,以致指揮骨幹不夠充實、內生動力不夠強勁。

為此,他們研究決定,大範圍選拔調整、多崗位複合培養、動態式管理任用水面艦艇軍官隊伍:從“官之初”入手,遴選陸勤單位優秀軍官上艦、擇優安排小艇軍官上大艦任職,拓寬人才成長空間,提升水面艦艇軍官隊伍培養起點品質;用好少校軍官,讓小艇主官到大艦上拓寬視野、豐富經歷,讓大艦副職或部門軍官到小艇主官崗位錘鍊能力、積蓄後勁;著眼培養更高層次的領導指揮骨幹,將發展潛力大的上校軍官,打破界限安排跨編隊、跨艦種複合鍛鍊,讓優秀指揮人才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海面,解豐華和戰友們一起,在山東艦甲板上忙碌起來。

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解豐華,在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機械師崗位工作了3年。今年初,他報名申請參加水面艦艇指揮軍官複合培養計劃,憑藉過硬的專業能力成功入選。這段時間,解豐華結合在機務崗位積累的工作經驗,提出不少改進航母航空保障工作的意見建議。

此前在某潛艇部隊工作的唐峰,近期交流到某驅逐艦擔任副反潛作戰長。攻防角色互換,讓他對潛艇作戰有了更深的理解。

“必須持續關注指導、跟蹤考察培養。”南部戰區海軍領導介紹,他們通過建立複合培養軍官成長資料庫,對培養對象的流動、培訓、任用等實施全程動態管控,科學規劃發展路徑、制訂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扎紮實實出成果、見實效。

“經過複合培養的軍官,綜合素質普遍較高,能夠快速適應新崗位,為單位建設注入新活力。”近期,南部戰區海軍組織水面艦艇指揮軍官複合培養推進會,參會的各基層單位領導談及這一舉措帶來的可喜成果,紛紛給予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