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陸軍某旅推開“站點式”組訓新路子——
場地器材不輪空 訓練效益節節升
■解放軍報記者 賴文湧 特約通訊員 廖曉彬 通訊員 池俊成
初春,閩東大地乍暖還寒。東部戰區陸軍某旅裝甲訓練場上,中士高潤邦嫺熟操控戰車,過彎、漂移、甩尾……以一連串精彩動作通過多種複雜路段,考核成績較以往大幅提高。順利“闖關”並升級至下一訓練站點的高潤邦,將迎來新的場地和“師傅”。
高潤邦興奮地告訴記者,能夠在短時間內順利“闖關”升級,得益於旅隊創新推開的“站點式”組訓新路子。
新年度開訓後,該旅創新組訓方法,針對不同人員的訓練水準,分類別設置訓練內容和考核標準,百餘名像高潤邦一樣的專業能手,跳過多個基礎課目,邁入能力提升“快車道”。然而不久,問題就暴露出來:專業多、教員少,常常出現訓練場地閒置和訓練器材輪空現象,造成“一人練、多人看”“時間空耗、人員空等”等尷尬局面。
針對這些問題,該旅繼續拓展創新,採取“功能區分、一場多用、錯時輪訓”等方法,高效整合裝備、場地、教練員等資源,探索形成“固定式站點+滾動式參訓”的組訓模式。他們按照“1個主訓練課目+N個輔訓練課目”原則,區分旅、營、連、排、班5個層級站點,每個站點遴選1名首席教練員和1名輔助教練員,每個課目遴選1名專項教練員,對應教學分工課目,實現站點“有等級、有內容、有週期、有指標、有責任”。
組訓之變,也激活了基層的創新思路。該旅合成四營為確保場地滿負荷運轉,實行“闖關升級”考核模式。他們在各站點設立“闖關榜”,記錄考核成績和排名,榜單一考一變化,成績達標的人員可轉入下一課目訓練,未達標的人員一律“回爐淬火”。
“這種組訓模式讓各個層級、各類對象都能夠訓全、訓實、訓到位,也讓每個人知道自己要訓什麼、怎麼訓,節奏更緊湊、目標更明確。”剛剛“闖關升級”成功的坦克七連連長姚保明説。
組訓模式之變,助推訓練效益節節攀升。記者在該旅看到,各訓練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練兵景象,官兵訓練勁頭十足。統計數據顯示,該旅今年基礎訓練的階段考核成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5%,近80%的弱訓課目合格率明顯提升,訓練水準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