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3月28日電 題:從“半天”看老區之變
新華社記者余賢紅、萬象
在老區開辦一家企業要多久?不久前領到營業執照的江西贛州市東之方裝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段觀秀只用了“半天”,而原來最快也要兩天。
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大廳內,一個透明的展示櫃集中封存著26枚“退休”的印章,“退休”的印章見證審批流程再造。
“原來開一家企業從企業登記到社保登記,從公章刻製到申領發票,總共要交30份材料、走6道環節,通過‘放管服’改革,如今只需7份材料、走1道環節,接軌深圳速度。”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洪梅説。
在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左)正在給辦事群眾答疑解惑(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贛州、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矢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贛南老區喊出:“大灣區能做到的,老區也能做到。”
半年前,深圳營商環境4.0版尚未正式發佈,就被赴深圳跟班學習的老區幹部工作隊拿過來一一對比,工作隊梳理出25項差距。半年後,過半的差距已經迎頭趕上。
改革後市本級90%以上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首批12個低風險過程性審批“豁免審批”,一年減少企業跑動10萬次……很多企業説,在老區找到了灣區的感覺。
在位於贛州市的格力小鎮,機器人樂隊正在演奏音樂(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曾經,企業申請一筆惠企補貼,可能要準備至少十余項材料,相關部門逐一簽字,送分管領導批准後上會,資金獲批後再一級級下撥,“一上一下”少説一月、多則半年。
“300萬元進賬,企業自己都還不知道。”不久前,江西天鍵電聲有限公司賬上莫名多了一筆資金,詢問之後才得知是企業過了上市輔導期的獎勵金。
優惠政策無需申請,只要滿足條件資金就能“一秒到賬”,從2021年12月“親清贛商”惠企政策兌現平臺上線,已有近億元資金直接撥付給上千家企業。
老區之變,説到底是人之變。
走進老區,新時代幹部的創新實幹令人印象深刻:在南康區,39天修好一條路打動格力投資百億項目;在贛州經開區,三分之一以上幹部蹲點服務企業……
在贛州市同興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産電子元件(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兩年前,贛州市同興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錯失一個10多億元的訂單,企業馬上瞄準智慧穿戴領域尋求補救,關鍵是要在300天內完成主廠區交付。為難之時,政企圓桌會議當即啟動,環評、電力等部門幹部下了桌直奔現場,高效推動廠房建設。
“如果説前些年發展靠市場紅利,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則是危中尋機。”公司副總經理溫中家説,今年準備把研發中心也落戶老區。
曾經企業有困難,逐個找部門,如今,在政企圓桌會議上,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想辦法。一年多來,這樣的會議已開了113次,為企業解決困難問題500余個。
老區精神、灣區思維相互激蕩,親商重商蔚然成風,市場主體如雨後春筍。2021年,贛南老區新增15萬多戶市場主體,同比增長42%,以至於一位投資贛南的家居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這樣感嘆:真沒想到老區也能跑出特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