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代表遼寧參評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的瀋陽、大連,分獲“優異”和“優秀”。目前,遼寧省累計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2262項,2021年底多達919個高頻剛需事項實現“掌上辦、指尖辦”,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間縮減78.02%,平均跑動次數0.22次。
這種耳目一新的“遼寧現象”背後,是不斷被實化、細化、項目化的18個字——“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解難題
“本來我都要放棄了,因為電腦裏壓根兒就沒有我20年前的繳費記錄,沒法兒續保或轉移。看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心裏合計,試試吧,沒想到啊,辦成了!”近日,曾在南方創業的苑東在丹東市社保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辦成了讓自己苦惱已久的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2021年,丹東市人社局在遼寧首創“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這一創新舉措,成為遼寧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要“簡單”辦事。據了解,目前,遼寧已取消、下放、調整省級行政職權事項2262項,精簡率達52.8%;賦予自貿試驗區各片區省級行政職權共587項;按照“三級十四統一”原則開展兩輪流程再造,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間縮減78.02%,平均跑動次數0.22次。
以遼寧司法行政審批流程再造為例:
遼寧省司法行政系統實現了各市與省級政務服務事項保持一致,確保了同一事項在不同層級、不同地區,受理條件、申請材料、審批標準完全一致。遼寧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務服務指南事項中申報材料的模板化、表格化率達90%以上,為行政相對人辦事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指引。”
2022年2月,遼寧某律師事務所需要變更律所負責人。不了解申請流程的新任職行政人員通過大連政務服務網上的模板化服務指南,迅速明悉了相關內容,順利完成了申請事項報送。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要“方便”辦事。截至2021年底,遼寧全省累計網辦業務數量全國排名第五;電子證照種類和數量分別排名第九位和第十六位;198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省通辦”;919個高頻剛需事項實現“掌上辦、指尖辦”。
2021年5月,遼寧省大數據管理局掛牌成立,《遼寧省“十四五”數字政府發展規劃》隨即出臺。用數字化思維倒逼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統管”、政府運作“一網協同”,打造“上聯國家、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整體智治”的數字政府運作體系正式開啟。
法治營商跑出“加速度”
2020年初,一條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口罩的線索進入瀋陽市警方視線。專案組順藤摸瓜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扣押涉案物品價值100余萬元。
這起涉嫌侵犯智慧財産權案件的成功告破,是遼寧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一個鮮活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遼寧政法系統把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最緊迫、最突出的任務來抓,打出“組合拳”,跑出“加速度”。
實踐中,遼寧省委政法委制定了《關於建立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涉法權益保護協作機制的指導意見》等配套文件,建立了涵蓋省、市、縣三級黨委政法委、營商局、工商聯、政法單位的工作協調機制,構建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1+5+N”制度體系,搭建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四梁八柱”。
遼寧全省法院形成服務保障市場主體“3+5+1”工作體系,為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提供精準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全省檢察機關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精準辦理涉民企案件,堅決杜絕“辦理一個案件,垮掉一家企業”;全省公安機關將規範公安執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企業經營發展等作為重點工作任務,全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開展“萬所聯萬會”活動,315家律所與366家商會、行業協會建立聯繫機制,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打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也一步一個腳印,鏗鏘有力。
2016年12月7日,全國省級層面第一部營商環境法規《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2019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
隨後,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用法治守護營商環境再出重拳,《遼寧省懲戒嚴重失信行為規定》《遼寧省社會信用條例》分別於2021年8月1日、2022年1月1日施行。
“前者主要是填補對政務誠信、司法公信的懲戒盲點,有力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推動優化營商環境。而後者是遼寧省社會信用建設領域的首部基礎性法規,明確了社會信用管理職責,構建了新型信用監管機制、保護了信用主體合法權益,突出支援和規範了信用服務業發展、夯實信用生態建設。”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王家林説。
2021年10月至11月,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就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五個年頭開展針對營商環境狀況的監督活動,充分彰顯了遼寧人大打贏優化營商環境這場攻堅戰的堅強決心。
圖為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民警在設置便企聯繫板。蔡冰 攝
打造安商興商發展環境
不久前,錦州市龍頭企業新華龍公司通過“項目管家”服務平臺提出運營資金短缺的幫扶需求後,當地“項目管家”迅速對接,通過平臺“春錦計劃”協助申請到3000萬元貸款。企業負責人由衷感慨:“管家真管事!”
2021年以來,遼寧省推動各市建立完善“項目管家”服務資訊化平臺。目前,平臺已註冊中小微企業102712戶,全省“項目管家”累計協調、解決各類問題4805個。
“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當好經濟生態的‘護林員’、企業發展的‘店小二’。”從事“管家”工作多年的鐵嶺市清河區營商局局長敬鵬説。
以服務為本,遼寧著力打造成本洼地,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前行。
近年來,遼寧省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在全省實行告知承諾、聯合審查、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改革措施,項目審批實現網上辦理。推進減稅降費,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僅2021年前9個月,全省新增減稅降費111.2億元。
暖心的減稅降費措施,在遼寧可不僅限于小微企業。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僅在2021年就累計享受各項稅費優惠達5100余萬元。“優惠政策解了燃眉之急,為企業新産品研發、資金週轉、原材料採購、合同履約等提供了很大幫助。”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戴繼雙欣慰地説。
市場主體的成本競爭力強,一方面是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産要素成本,打造成本洼地、投資高地;另一方面則是讓違法違規成本提高。
遼寧全省公安機關緊盯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違法犯罪,尤其在2021年初開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涉企案件”攻堅戰後,共辦結涉企積案916起,挽回經濟損失5.08億元,有力打造了安商興商的發展環境。
生態宜居不再僅是口號
在瀋陽市沈河區多福社區,這裡的居民大都“居有所樂”“樂不思遷”。那麼,樂從何來?
多福社區的法寶是“四樂”。樂居。經過兩次全方位改造,40年曆史的社區煥然一新;樂惠。選擇口碑好的物業公司,共同打造紅色物業品牌;樂福。通過一系列“福”活動吸引居民走出家門;樂助。以“黨建”為引領,推動群眾各項需求在網格發現,“最近一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多福社區,是遼寧省全力推進生態宜居的生動寫照。
為打造生活居住友好型環境,遼寧省與住建部共建城市更新先導區,推進生態修復和功能修補。完善長租房和土地要素保障政策,著力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為打造創新創業友好型環境,遼寧省出臺了《遼寧省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等近30個措施,解決人才創新創業、科學研究、安居樂業“難點”“痛點”“堵點”。實施高校畢業生留遼回遼來遼工程。設立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提供規範化、個性化、人性化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為打造綠色低碳友好型環境,遼寧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建立健全了符合遼寧實際的生態補償機制,出臺了《關於創建遼河國家公園實施方案》,紮實推進藍天、碧水、青山、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為給遼寧省生態安全戰略格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瀋陽、大連、丹東、錦州、朝陽、盤錦6家中級人民法院,分別跨區域集中管轄遼河流域生態走廊北部地區、遼東半島沿海防護林帶、遼東山地丘陵生態屏障區等6個地區的環資案件。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被打破,審判專業化水準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寧全省公安機關對涉食藥、環保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違法犯罪保持高壓打擊態勢。護農護糧“驚雷”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了套牌生産、侵權假冒、非法添加、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等犯罪行為。僅2021年,遼寧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食藥環”刑事案件2700余起。
“持續優化遼寧省營商環境,抓好政治生態、抓好法治環境是根本。遼寧省上下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發揚鬥爭精神,持續凈化政治生態,下大力氣抓好法治環境建設,直面問題、決不‘繞道’,以政治生態、法治環境的持續優化來推動和保障營商環境持續好轉、根本好轉,奮力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在不久前召開的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