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期“帶兵人手記”分享兩位基層營連主官的感悟。他們在實踐中發現,那些勤勤懇懇幹好本職工作,但又不“顯山露水”的基層官兵往往容易被戰友們忽視,由此他們對自己的帶兵方法進行了反思。

踏實肯幹的老班長為啥“不起眼”

■南部戰區陸軍某旅機炮連指導員 曾梓煌

前不久,連隊組織“誇誇身邊戰友”活動。一開始,大家挨個説起身邊戰友的“閃光時刻”,場面十分熱烈,可談到上士寧立桂時,氣氛卻突然冷了下來。

説實話,出現這樣的情況沒有讓我感到意外。之前和戰士們聊天時,我就發現,不少人對寧立桂印象都不咋深。下士石鵬飛直言:“在連隊,寧班長並不起眼,好像沒啥存在感。”

入伍12年,寧立桂怎麼可能一點兒“濃墨重彩”的故事都沒留下?我環顧一圈,戰士們面面相覷,努力搜尋記憶中的故事。這時,上等兵羅斌舉手,説:“寧班長特別負責任。”

這個評價和我的感受不謀而合:不爭不搶,值得託付。雖然未曾在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也極少在大項活動中拋頭露面,但寧立桂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事認真負責。每當有重要工作任務,他的名字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我的腦海。

前段時間,連隊探索研究作戰中政治工作,我找寧立桂牽頭組織課目示範。儘管缺乏相關組訓經驗,他沒推脫也沒抱怨,而是照著教材仔細研究,撰寫方案、反覆演練,還加了幾個通宵的班趕制出一批演示器材。

寧立桂先後換過5個崗位,大半時間在幹水電工、炊事班班長,活幹了不少,為啥會“風過無痕”,不被大家記住呢?曾和他做過“搭檔”的上士蔣艷明的話直指關鍵:“寧班長常幹別人‘看不見’的活。”

我們連獨立駐防,水電保障工作繁重瑣碎。蔣艷明回憶,一次連隊擔負某專業集訓任務,適逢雨季,數公里長的供電線纜故障頻出。為了確保集訓順利進行,寧立桂常常冒雨鑽進山裏巡檢線路。那一週,他幾乎沒吃過一頓準點的飯。後來不當水電工了,他看到哪燈壞了、水漏了,還是會利用休息時間修修補補。

蔣艷明的話喚醒了大家塵封的記憶——“有一次水箱壞了,寧班長整個週末都沒休息”“臨近春節,他挨個收集官兵意見,又聯繫戰友的家人拿到‘私家菜譜’,讓大家吃上了‘家味’滿滿的年夜飯”……

聽得出來,這些都是不易記住的日常小事,再加上寧立桂本身不善言辭、不喜聲張,除了當事人和熟悉他的戰友,很少有人知道他做了什麼。就像這次活動一樣,一到評功評獎等關鍵時刻,他很自然地就進入了戰友們的“視線盲區”。

前年底,連裏讓各班排推薦立三等功人選,寧立桂並不在名單之列,最後連隊黨支部經過反覆研究,結合官兵對單位建設的貢獻大小,統一大家的意見推薦他,才使他捧回了應得的榮譽。

一次,我和寧立桂談心,聊到了這些事。我本想做他的思想工作,結果他反倒勸慰我:“指導員,我在部隊入了黨,學到很多本事,已經很知足了。我只想為連隊多幹點兒活,不想給組織提要求、添麻煩。”

今年初,寧立桂的家裏涉及土地糾紛,自己請假回去沒處理好也不吭聲,最後還是我從他的同年兵那裏了解到情況後,才請示機關幫忙協調解決的。

其實,寧立桂代表著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是訓練尖子,卻是連隊建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幹好本職工作、完成好連隊交給的任務,卻很少向連隊反映困難、要求榮譽。可以説,他們是連隊的“幕後英雄”,是“沉默的大多數”。

但作為連隊主官,我不能坐視這樣的官兵默默無聞。這也是我們組織開展“誇誇身邊戰友”活動的初衷。連隊官兵需要知道是誰在為單位建設貢獻力量,是誰在為戰友順利工作、安心訓練、快樂生活默默付出。

隨後,官兵們像“尋寶”一般,將這些存在感不強的“幕後英雄”請到了臺上——為當好連隊“管家”,時常盤點物資到淩晨的司務長楊雄;自學針灸理療,為戰友祛痛除病的衛生員林梓祥;三伏天鑽進機房,一忙就是一身汗、一整天的通信骨幹曹強……

看著大家分享“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作為帶兵人,要看到每一名戰士的努力與付出,並及時給予應有的關注,莫讓滿懷熱忱幹工作的人涼了心。

擔當負責的副連長緣何想離開

■第82集團軍某旅炮兵營教導員 張建衛

我們總是要求基層帶兵人做戰士的知心人,但其實,這些身處一線的帶兵人也十分需要知心人。

去年12月,在審核申請崗位交流的人員名單時,我看到了彭程的名字,感到十分詫異。彭程是榴炮二連副連長,專業紮實、經驗豐富,對待本職工作認真負責,還經常給別的連隊幫忙,而且在大項演訓任務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説很有發展潛力。

“幹得好好的,怎麼突然想離開呢?”我仔細分析了這一次可供交流的崗位,發現沒有與彭程專業對口的,如果貿然交流過去,對他今後發展並沒有太大幫助。於是,我將彭程叫到辦公室,為他分析利害,苦口婆心勸他不要盲目做選擇,但他鐵了心要走。

見勸説彭程無望,我便向榴炮二連連長鄭學禮打聽情況。鄭學禮想了想説:“上次被您批評後,副連長情緒一直不太高,可能是因為這個事。”

此前一次檢查裝備,因為榴炮二連隨炮器材缺失了不少,我當眾批評了負責裝備管理的彭程。“但沒必要為了一次批評,就拿自己前程賭氣。”我有點恨鐵不成鋼,再次找到彭程談心,沒想到平日裏風摧雨襲也面不改色的硬漢,竟然一下子紅了眼眶,終於開口説出內心的委屈。

當時,部隊剛結束為期大半年的駐訓演練,擔負任務最多的榴炮二連器材損耗最嚴重。返營後,彭程第一時間向機關打了請領報告,對接補充器材事宜。同時,他帶領戰士加班加點修補裝備,盡最大努力使其恢復戰備狀態。沒想到一番奔波勞碌,換來的卻是我不明就裏的批評。

“這些情況,你當時怎麼不説呢?”在我的追問下,彭程沒有為自己辯解。看著他沉默的樣子,我不由地想到,他好像一直是這樣,有工作埋頭苦幹,有榮譽不爭不搶,有困難自己解決,受了委屈也從不抱怨,可以説是讓組織既放心又省心的人。

我後來反思,彭程不主動反映困難,和我一直對幹部們的教育也有關係。我時常告誡他們要有擔當,不要為了一些“小事”就抱怨,以至於不少幹部覺得講困難就是提要求。於是,越是有擔當的幹部,越不願意上交矛盾困難,總是想辦法自己解決,哪怕四處碰壁。

而且,對很多營連幹部來説,他們不僅要擔負工作重任,還要承擔家庭責任。雙重壓力之下,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並不少,很需要別人的理解、幫助。將心比心,我處於他們這個階段時,正是在領導的主動關懷、組織的積極幫助下,才克服前進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成長到今天的。但現在,“他們不説”碰到了“我不問”,困難沒有解決、壓力無處排解,有些人感到寒心甚至想離開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事給我敲響了警鐘,告訴我要將注意力投向“沉默”的帶兵人,不能當“甩手掌櫃”,把他們不説困難、不提需求就當作沒有;要主動靠上去,多關心、多幫助,讓他們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有所回報、身上的壓力有人分擔、家裏的困難有人牽掛,在奮進的路上並不孤單。

後來,彭程主動撤回了交流申請,説自己幹了10年炮兵,還是最適合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周 強整理)

編余小議

給“沉默”的幹事者 多一些關心關注

■胡 璞

相信在很多單位都有這樣一群“沉默”的幹事者,他們可能沒有特別耀眼的成績,在很多戰友眼裏存在感也不強,但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勤勤懇懇,是部隊建設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一位基層指導員這樣談道:這些官兵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可能恰恰説明他們工作踏實、為人低調,讓領導放心、讓組織托底。

不喜歡宣揚自己的成績,也不願向組織提條件、要獎勵,不代表他們沒有正常的成長進步需求。各級要對這些“沉默”的幹事者多一些關心關注,讓他們的付出被看見、被認可;同時,也要想在前面,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不能總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讓努力幹事的官兵流汗又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