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數字:50,這是從2013年到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團組審議討論的次數。九年間,總書記聽取了370多位代表委員的發言,同大家交流互動,共商國是。那麼在這些互動交流中,總書記最關心的有哪些話題,言之所及又有何深意呢?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王靜説:“總書記今天實際上講了保障糧食安全,整個大的戰略上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在談到支援綠色生産技術的時候,總書記就説發展低殘留的農業投入品非常有必要。”

全國政協委員莫榮説:“總書記把社保問題當做治國安邦的大問題,當做民生工作的重點,印象非常深刻。他提出來,讓靈活就業人員更多納入社保體系,使社保制度能夠高品質發展。”

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同代表委員面對面交流,傾聽來自人民的心聲。

就在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第五次來到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五年來,習近平在內蒙古代表團先後傾聽了31位代表的發言。從民族團結、生態保護到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總書記和代表們交流的既有常聊常新的“經典話題”,也有針對內蒙古的特色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龔明珠説:“五年來,總書記每一次審議時都重視民族團結工作。今年,他強調民族工作要有形、有感、有效,我們要把促進民族團結工作做細做實,更好地解決自治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好地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

全國人大代表郭艷玲説:“給總書記作了一些彙報,我們小草種起到了大作用,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45%。我們回去後和團隊在草種質資源、草原生態保護修復過程中再作一些貢獻。”

每一次總書記參加團組活動的講話,總能引起與會代表委員的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姜濤説:“總書記説的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感觸很深,我們正在推進多個國家重大專項型號産品研發,把研發抓好,技術握在自己手裏,我們才能在高品質發展路上行穩致遠。”

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説:“當今世界整個國家的競爭、整個産業鏈的競爭都是科技創新突破核心技術,是不是能夠把關鍵的掌握在自己手裏非常重要,我覺得創新發展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參加代表團審議,看望政協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是總書記在每年兩會的固定日程。截至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共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32次,參加政協聯組會9次,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9次。談話主題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方方面面。

梳理近些年總書記兩會團組活動的講話內容,數據分析發現,“發展”是出現頻次最高的詞。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説:“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因為如果沒有發展就不可能解決民生問題,不可能滿足老百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發展?去年,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就著重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今年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在總書記的引領下,近年來,各地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説:“黨中央、總書記非常重視高品質發展,浙江的企業也講傳統産業改造提升,這是科學遵循,按照這樣的理念,我們行業變好了、産業變綠了、企業變好了。”

全國人大代表郭鳳蓮説:“我感到我們的路子還很長,任務也很艱巨,一定把我們的辛苦要付出來,科學的觀點、創新的觀點、高品質發展的觀點,用創新的新觀念來建設新農村。”

在兩會團組活動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每每都會談及“創新”這個關鍵詞。2015年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他就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説:“解決科技創新關係到國家長遠發展動能的問題,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談得最多。比如説,形成新型舉國體制,發展國家戰略科技創新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説:“總書記説創新是發展的鑰匙,是打開高品質發展的鑰匙。我們理解總書記的科技創新,企業不斷投入科研,在科技方面要有大作為,企業才能穩健地可持續地發展。”

“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歷次兩會團組活動講話中的又一個高頻詞,每到團組,生態環境都是焦點話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字裏行間,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殷切希望。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南説:“每一次審議講話,他實際上都在闡述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一種戰略定力。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它是一個持久戰。”

來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場的全國人大代表周義哲曾是一個砍了30多年木頭的伐木工,這幾年,他的身份變了,從砍樹變成了護林。去年他在發言中向總書記講述了新的“森林交響曲”。

全國人大代表周義哲説:“從“砍樹人”變成“看樹人”,我身份的轉變,總書記説,這就是我們國家産業結構轉變的一個縮影。”

如何築牢生態屏障,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説,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南説:“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本質上來説,都體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裏面系統的生態觀,不同的生態類型系統之間的關係,它之間是互相聯繫在一起的。”

説到內蒙古的生態治理,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內蒙古這幾年治了多少沙?以庫布其沙漠為例,過去,由於過度放牧和開荒耕作,這裡曾經沙塵肆虐,寸草不生。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0倍。經過多年治理,截至2021年,庫布其沙漠已完成修復治理900多萬畝,植被覆蓋度由上世紀80年代不足3%提升到53%。2016—2020年間,內蒙古共治理沙化土地近7200萬畝,佔全國治理面積的40%以上,約等於3個北京的面積。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內蒙古生態系統綜合治理成效怎麼樣?烏梁素海湖上的天鵝數量變化就是答案。2000年在這裡棲息的疣鼻天鵝數量為200多只,如今,遷徙期疣鼻天鵝數量已達到500到600隻,繁殖期穩定在140隻以上。上游治沙、湖區治水、山區修復草原植被,烏梁素海湖心斷面水質由2015年之前的劣五類提升至四類,這裡成為260多種鳥類的樂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總書記在參加兩會團組活動時多次闡述的生態保護的經濟價值和長遠效益,如今早已在全國開花結果。去年一年,得益於冰雪經濟的發展,長白山的冰雪旅遊達到200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200多億元。

一枝一葉總關情。“人民”這個關鍵詞在習近平總書記團組活動的講話中頻頻出現。他説,要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全國人大代表姜明説:“總書記每年下團組,都細問民生、就業、教育、醫療等實際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2019年,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農民工代表”黃久生的一段發言曾令總書記動容,黃久生講述了當地村裏一位老人三代七口人在工地脫貧致富,並且站著聽完十九大報告的事跡。

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叮囑黃久生不僅要帶著農民工出外闖市場,還要領著他們返鄉創業,建設家鄉。帶著總書記的囑託,黃久生在家鄉潢川推動流轉兩萬多畝山地,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加快花木等基地建設,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全國人大代表黃久生説:“山更青了、水更綠了、路更寬了,現在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回來一批又一批,我感覺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鄉村振興的路子會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赴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之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灤南縣李營村村支部書記李志剛帶著村幹部們,一直在村裏的幾個大棚基地裏忙碌,現在是蔬菜和鮮花等作物春季養護的關鍵時期,這幾個大棚關係著鄉親們的生計,一刻也不能放鬆。

全國人大代表李志剛説:“習總書記説過,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産業振興。我們除了苗圃基地以外,準備建一個花木基地,我覺著鄉村振興就是讓老百姓有好日子,有好生活。”

就在兩會召開期間,李營村的牡丹園也在加緊規劃建設中,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值得期待。今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十次出席全國兩會,每次參加團組活動,一句句詢問,一次次關心,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深深牽掛。在同代表委員的交流中,在“團結”“創新”“生態”等這些高頻詞背後,我們都能感受到“讓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國之大者”,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的拳拳初心。黨心和民心同頻共振,我們定能牢牢把握歷史主動,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