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江大河浩浩蕩蕩,奔流不息,滋養著廣袤大地。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地處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素有“中華水塔”“亞洲水塔”美譽,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
自然變遷、人為活動等因素,曾導致三江源草原退化、河源斷流……
2016年,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製成為最大的亮點。體制試點範圍內,從事傳統畜牧業的當地牧民成為生態管護員,他們放下牧鞭、守護江源,真正成為國家公園的守望者。
守護綠色呵護源頭
48歲的牧民生態管護員索南文毛,家住長江源頭所在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蜿蜒奔涌的長江水,在這裡形成“萬里長江第一灣”的壯美景觀。
“‘薩’(藏語)是雪豹,‘鬧’(藏語)是岩羊;放牧是巡護,轉湖就監測;見到動物要記下……”索南文毛邊撿拾垃圾,邊念叨從生態管護員培訓班上學到的口訣。
這裡曾經草原退化嚴重,還出現了黑土灘。“國家公園建設讓家鄉的環境保護得更好,很多野生動物又回來了,草原、水都比以前更乾淨了。”索南文毛説。
黢黑的面龐、粗糙的雙手,49歲的文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的生態管護員。在文校的手機和相機裏,有不少雪豹、白唇鹿等高原珍稀野生動物的照片。拍攝記錄野生動物,是文校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是他最大的愛好。
“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因為草越來越高了,生態越來越好了。”文校感慨道。
作為牧民的後代,文校曾親身經歷了家鄉因過度放牧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也見證了邁入“國家公園”時代後生態環境重獲新生的蛻變過程。如今,林木蔥蘢、河水潺潺、岩羊成群、雪豹出沒,已經成為他巡護中常見的景觀。
文校常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奔波,每個月要進山巡護一週左右,他卻從不覺得累。他説,能夠親眼見證一草一木的蓬勃生長,守護家鄉的山水,是他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近6年來,越來越多的當地牧民跟文校、索南文毛一樣,成為生態管護員,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依靠綠色保護希望
頭頂藍天白雲,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在嚴寒中顯得一片靜謐。瀾滄江在這裡畫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形成了風景壯麗的昂賽大峽谷。峽谷兩邊層巒疊嶂,丹霞地貌奇美無比。
白瑪文扎是昂賽鄉年都村牧民。往日與牛羊打交道的他,如今放下牧鞭,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嚮導。昂賽鄉是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譽為 “雪豹之鄉”,這裡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第一個開展生態體驗特許經營活動的試點。
由生態專家教授野生動物知識、野外注意事項等知識和技能後,牧民就能接待來自國內外的小規模預約生態訪客了。訪客需簽訂協議遵守一系列生態保護行為準則,在這裡進行生態體驗,感受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魅力。
如今,白瑪文扎已經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特許經營活動的受益者,通過帶領訪客到峽谷遊覽、觀測野生動物活動,一年下來收入不菲。
“我家在2019年成為自然體驗接待家庭,加上生態管護員每年的2.16萬元收入,一年總收入近15萬元,相比過去,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白瑪文扎説。
成為嚮導之前,白瑪文扎家的收入只有畜牧這一個來源,一家人的生活常常捉襟見肘。特許經營實施以來,一些牧民生態管護員主動跟隨生態專家學習掌握了不少知識,逐步學會查看周邊動物腳印和糞便,在筆電上標記野生動物出現的點位和活動路線,為生態保護出力。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守著大山放牧。從來沒想到過,家鄉的好風景會給大家帶來好‘錢’景。”白瑪文扎説。
追夢綠色守護生靈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三江源高寒缺氧,氣候嚴酷,卻並非生命禁區。恰恰相反,這裡有地球上極富野性之美的地理景觀——廣袤的凍土,浩瀚的冰川,扶搖的雪線,巨大的山系,遼闊的草原,古老的原始森林,更有漫山遍野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共同構成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一無二、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
雪豹、金錢豹、兔猻、喜馬拉雅旱獺、白唇鹿、藏狐……多種高原野生動物在這裡棲息繁衍,使三江源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位於黃河源頭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區域。2021年12月的一個早晨,扎陵湖鄉勒那村生態管護員安才在扎陵湖邊巡護時,遠遠看到路邊有一隻藏野驢,安才越走越近,但藏野驢卻並沒躲避。
安才走近幾步,這才發現,原來這頭藏野驢被困在了網圍欄上。他一個箭步衝上去,雙手用力地撕扯網圍欄,終於將藏野驢的蹄子從纏繞的鐵絲中解救出來。脫困的藏野驢站起身擺了擺頭,兩隻前蹄頓了頓,隨即向山坡上跑去。安才這才發現,手上已鮮血直流。“當時只帶來一雙手套,也沒有鉗子之類的工具,一心想著趕緊把它救出來。”安才説。
今天的守護,是為了明天的綠色。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像安才這樣,救助野生動物的感人故事屢見不鮮。
去年冬季,玉樹州玉樹市下拉秀鎮白瑪村生態管護員多傑東周、周來才仁、東求扎西三人在巡山時,在一處山崖下發現一隻受傷的雪豹,當時,受傷雪豹身旁有血跡,有鹿角、骨頭、皮肉。三人判斷,這只雪豹可能是在捕食過程中,不慎墜落山崖後受的傷。
按照獸醫的叮囑,周來才仁悉心照料這只受傷的“雪山之王”,把牛肉切成小塊,串在鐵絲上投喂;把水灌進塑膠瓶,喂給它解渴。
相關報告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成效日益顯現,植被蓋度明顯提高,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強,野生動物種群增多,數量得到恢復性增加。
“這一切保護成效的背後,離不開生態管護員們的擔當與堅守。”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説,截至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共有超過兩萬名生態管護員,他們從事草原管護、生態觀測、氣候監測等工作,掌握所在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情況,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力量。
“有了這些動物,草原的未來才會更好。”安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