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如約而至的中國兩會 讓世界看到三大確定性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新冠疫情反覆、經濟復蘇乏力、地區衝突不斷……當確定性成為全球“稀缺品”,這個3月,中國兩會如約而至,讓世界看到三大確定性。

  人民大會堂前紅旗飄飄。

其一,應對疫情有力。

當下世界,被新冠病毒打亂的秩序何時恢復仍未可知。在許多國家發展進程按下“暫停”甚至“倒退”鍵之時,中國經濟社會運作正逐漸回歸常態。作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年度大事,全國兩會如期舉行就是例證。

究其原因,在於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將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為經濟恢復奠定基礎。“中國之治”的能量可見一斑。

鋻於疫情防控等因素,今年全國兩會仍延續前兩年做法,適當縮短會期。但緊湊高效的議程安排、井井有條的疫情防控、公開透明的資訊發佈,無不折射出“精簡版”的兩會依然有條不紊、從容淡定。按自己的節奏辦好自己的事,這是一種內在凝聚的定力,也是一種外界可以感知的信心。

  資料圖:行人從中國人民銀行前走過。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其二,經濟復蘇有望。

面對重重挑戰,已有多家國際機構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作為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角色之一,中國能做什麼、會做什麼,是各方關注焦點。

進入2022年,中國已定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一段時間以來,官方連續推出降準、降息等擴張性政策,意味著“穩增長”工具箱已經開啟。外界普遍預期,今年中國全年發展目標將更體現務實與科學,全國兩會上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組合可期。這不僅是中國推動自身發展的努力,亦將為重振世界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一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圖為分會場錄影機顯示屏顯示的主會場與分會場畫面。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其三,中國民主有效。

作為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全國兩會還為世界觀察、了解中國式民主提供了生動的窗口。

在一週多的時間裏,近5000名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共商國是。他們通過履行職責、審議和討論一系列報告和法律案,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他們聚焦發展大計、民生點滴,讓14億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

不同於西方模式,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植根中國歷史文化,符合中國國情,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豐富了人類政治文明形態,為人類民主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政治穩定、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動蕩世界裏,世界借由全國兩會更清晰地感知關乎中國發展的確定性。這場春日裏的“赴約”,如人們所期,也如人們所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