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各地見聞11】

臘月二十四,南方傳統小年。“吃湯圓啦!”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余不弄修吉堂,一場小年“鄰里宴”開席了。“這個奧運五環湯圓做得蠻靈光,好看又好吃。”在弄堂裏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沈秋紅夾起一個湯圓放進嘴裏,細細咀嚼起來,連連稱讚街坊手藝好。

走在江南韻味的余不弄,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建築映入眼簾,弄堂裏飄散著“大火燒”的香味。“古城的人氣越來越旺,大城市裏的年輕人都跑來‘打卡’,咱老百姓的日子也像這湯圓一樣甜了!”乾元鎮成校老校長倪有章,是當地文史資料的“活字典”,現在也是古城復興的文化研究者。

作為德清古縣城,乾元鎮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這裡“收藏”著北宋治平年間的清河橋、明萬曆年間的文明塔和清光緒年間的德武橋,德清孔廟、左顧亭、半月泉、余不溪、吳羌山等一大批古建、古山水和人文遺址依然保存完好。

“這裡最獨特的當數七十二條半弄,走出過像俞樾、夏衍、俞平伯等一批文化名人。”倪有章笑稱,“這麼一座小城,居然出了二百多位進士,其中有三狀元、一榜眼、一探花和幾十個翰林。”

而今,這座千年古城又煥發了新的光彩,正在啟動新一輪的復興,于去年2月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建設名單。

復興一座古城,就是喚醒一段歷史,也是留住一處家園。眼下,古城正依託余不弄文化核心區及孔廟資源,劃定了1平方公里古城保護區,推進文化與旅遊、教育、民俗傳承、城市建設等深度融合。同時,開設“乾元古玩城”,引入“厥宿”品牌民宿,舉辦“浙北乾龍燈會”“非遺薈”等傳統人文活動,讓千年古城充滿濃濃的文化味。

“我們花7年時間進行了兩輪美麗城鎮建設,堅持不搞大拆大建,對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傳統民居進行修繕保護,實現了古城保護開發與新城經濟振興、生態保護修復、城鎮肌理更新的有機結合。”乾元鎮鎮長章卓瑋説,“美顏”中的街巷每天都在發生大大小小的變化。

“文化一條弄”余不弄,青瓦白墻、石廊木檐,處處可見歷史的印記。走進國學圖書館——修吉堂,古樸雅致的氣息撲面而來。倪有章説,這裡原來是德清城書香門第徐家的老宅,是篆刻、印刷、出版書籍的地方,徐倬編輯、康熙禦定的《全唐詩錄》,魏源編撰的《詩古微》就是在這裡刊印的。

徜徉在乾元古城,濃厚的文化氣息中不乏人間“煙火氣”。在余不弄,國學館、文史館、非遺館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清溪八景”等古代生活場景通過數字科技再現千年古城的歷史文化;在談家弄,有一面栩栩如生的3D彩繪墻,墻上的縫紉機、黑白電視機、自行車、收音機,讓人仿佛穿越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丁家弄,集聚了老德清飲食文化,大火燒、湯包、鴨餛飩等傳統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品嘗……

位於古城內的老舊小區航運新村經過提升改造,解決了過去設施陳舊、停車位不夠、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如今古城環境越來越好,污水管網建好了,小區路口也都裝了監控,車子都整齊地停著,鄰里關係也越來越和睦。”居民倪步財樂呵呵地説。

“在修復中保護傳承文化,在更新中提升生活品質。”德清縣委常委、乾元鎮黨委書記熊卓越告訴記者,乾元鎮將立足“古城新區、共富共融”發展定位,在古城復興中同步實施“文化地標再現、城鎮肌理疏解、文化場館提升、人文古跡修復、傳統文化復活”五大工程,推動29個古城復興重點項目建成投用,讓千年古城“活起來”“樂起來”“美起來”,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