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各地見聞⑩】
鑲嵌于長白山余脈的白山湖位於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境內,是松花江的正道源頭,有著“松花江第一湖”的美譽。冬日的白山湖冰封雪裹、玉樹瓊花,遊客們一個個笑逐顏開,濃濃的新年氣息撲面而來。
“咱們等等再往裏走,先在這兒合個影!”在白山湖仁義風景區入口,王錄芬熱情地招呼著隊友們在雪雕前合影,“這雪雕上有個手拿福字的老虎,還刻著‘新年大吉’的字樣,看著就喜慶。”
58歲的王錄芬戴著墨鏡,穿著玫粉色的羽絨服,背著雙肩包,肩膀上扛著白山市撫松縣戶外運動協會的會旗,腰板兒倍兒直。“協會的微信群裏通知白山湖要搞新年文化活動,大夥兒都踴躍報名,租了三輛大客車才坐下!早就不愁吃穿了,現在講究的是生活品質!”王錄芬一臉笑容。
俗語説“三九四九冰上走”。1月21日,四九節氣裏,白山市在白山湖仁義風景區舉辦的“中國·松花江旅遊季”新年活動,吸引了不少像王錄芬一樣的遊客來冰上走一走。
在藝術作品展區,靖宇縣剪紙協會的展臺前圍著一圈群眾。早上7點30分,來自靖宇縣剪紙協會的志願者們就趕到現場,免費為群眾送祝福。
零下20多度的天氣裏,志願者張賀麗剛把手搓熱一點兒,就連忙拿起剪刀,又剪了幾張帶有小老虎圖案的窗花:“我們已經準備了很多剪好的窗花,可還是不夠。真沒想到這麼受大家歡迎,還有群眾要求和我們學習剪紙。”
剛剛拿到兩張窗花的李春來大爺正小心翼翼地把窗花揣進兜裏:“這是送給孫子和孫女的,我還得去年貨大集上買只小笨雞!那年貨大集上,賣的可都是這長白山上和松花江裏的綠色有機食品!”
江畔張張笑臉,江面一片歡騰。隨著火鐮取火、敬酒壯行、誦讀文書等環節的相繼展開,8個“魚把式”推動絞盤,將一大早下到江裏的大網緩緩拉出水面……
“有魚啦!有魚啦!”在陣陣歡呼聲裏,胖嘟嘟的胖頭魚、鯉魚、草魚、鯽魚、白鰱被拉出冰面,帶著年年有餘的祝福,在漁網裏歡蹦跳躍。
隨著漁網拉出,江面上鑼鼓陣陣、嗩吶聲聲,鄉親們身著彩裝、手拿彩扇,踩著鼓點,合著節拍,扭起了歡快的秧歌。
66歲的“魚把頭”朱景坤拎起肥碩的頭魚,笑得格外開心:“這幾年,白山走綠色發展之路,松花江的水質越來越好,魚也越來越大,而且肉肥味美。”
在離白山湖仁義風景區不遠的花園口鎮仁義村,村民郭德禮和左鄰右捨得鄉親們一邊看著“中國·松花江旅遊季”的活動直播,一邊做著五顏六色的年饅頭。蒸屜上,各種形狀的饅頭栩栩如生——福袋寓意福氣滿滿、刺猬寓意家有餘糧、老虎寓意虎虎生威……
蒸屜上鍋後,郭德禮就和鄉親們念叨起自己的“年終結算”:“2015年,我們一家四口的每人平均純收入才2830元。這幾年,通過幫扶,我們種藍莓、種香瓜、養雞、養鵝,2021年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2714元。”
郭德禮感嘆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多虧黨的好政策,我們才有了今天。這回政府搞旅遊季的活動,又給我免費留了攤位。我也祝福我們的祖國,就像這大饅頭的寓意一樣,蒸蒸日上!”
松花江畔,一張張幸福笑臉的背後是白山市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白山市堅持把生態良好作為生存之基和發展之源,借助“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優勢,發展四季旅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動鄉村振興,讓生態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本報記者 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