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年回家嗎”“你們老家的政策怎麼樣”這兩天,我和朋友們的對話,充滿了類似的彼此詢問。

怎麼説呢,有人歡喜有人愁。言談之間,不少朋友表示已經兩年甚至三年沒回家過年了,那種期盼和想念之情,溢於言表。是呀,想回家過個年,和老人小孩見見面、説説話而已,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這兩天,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有些地方總是籠統地把從某某城市回去,稱作是“從中高風險地區來”。這嚴重曲解了中高風險地區的定義,也違背了劃分風險區最初的本意。

分不同等級設置風險區,不就是為了把封控措施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盡可能地在科學精準的前提下,不影響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和民眾生活嗎?那種有意無意的籠統和模糊,恐怕並不是一種好意。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發佈《關於全力做好2022年春運工作的意見》,強調科學精準做好分區分類出行管理,堅決防止“一刀切”和“層層加碼”,減少對群眾生産生活的影響。“減少影響”,同樣也是要求,同樣也很重要,應該被看見、重視、落實。

1月19日,河南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出“各地對確需返鄉人員,要堅持分類分區精準施策。返鄉人員提前3天向返回地社區(村)登記報備,到達目的地後,第一時間在居住地登記報備。”這裡面,分類分區精準施策,就是直指“一刀切”的,也應該被充分領會。

近些天,針對返鄉,有網友吐槽,也有網友點讚。

一位浙江網友的“分享”就被不少人羨慕。他從北京回去,給老家打電話,表明自己的行程碼帶星號,疫情防控辦表示他帶上核酸報告就行,“北京沒讓你們集中做核酸就説明你在的那片安全,我們相信。”最後還問他,“想家了吧?多久沒回來了?想回來就回來吧。”

這位網友表示自己被老家的這種關懷破防了。是的,有些道理是一樣的,政策也是相差仿佛的,但是通過不同的態度、措辭、語氣表達出來,意味就大不一樣,給人的體驗也大不相同,最終也決定著印象的好壞。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疫情,哪個地方不是挂著大大的“歡迎老鄉回家”的好客招牌,期待著人們的到來呢?投資也好,消費也罷,哪怕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也是打心底高興的。

怎麼加了一個“疫情”的前提,一些地方就完全反轉了態度,層層設置門檻,蹭蹭拔高嗓門?我覺得每個地方都要認識到,你對老鄉現在的態度,可能決定著他們日後返鄉發展的意願。

春節的腳步愈發近了,也請讓老鄉們的腳步更加輕盈一些。只要他們的出行是“綠色”的,符合國家和省級層面相關防控要求的,大可以撫平磕磕絆絆的歸途,拂去他們憂心忡忡的面色。

好久不見,與其板著臉,不如互道一聲:老鄉,過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