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橫跨“三北”、毗鄰八省區,草原和森林面積佔全國的22%和7%,水面、濕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同時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嚴重的省區之一,生態環境脆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而且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

從盲目治沙到科學治沙,從分散治理到統一規劃,從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業、産業化治沙,庫布其人一代接著一代幹,成功找到一條治理沙漠的科學之路。今天,區域治理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綠化面積達3200多平方公里,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內蒙古牢記總書記囑託,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擦亮生態底色,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探索:科學治理“黃沙披綠”,産業轉型“點沙成金”

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六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賀信中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偉大事業。中國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國際社會治理生態環境提供了中國經驗。庫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實踐。

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也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沙漠腹地風蝕沙埋嚴重,一度被視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30多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資源逐步恢復,沙區經濟不斷發展,創造了綠進沙退,大漠變綠洲的奇跡,走出了一條立足中國,造福世界的沙漠綜合治理之路,被聯合國確認為“全球經濟示範區”。

“黃沙滾滾半天來,白天屋裏點燈臺。行人出門不見路,莊稼牧場沙裏埋……”古老的歌謠唱出庫布其過去的真實寫照。1997年,位於沙漠腹地的杭錦旗開始探索修建穿沙公路,作為典型乾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0倍,建設難度無法想像。

針對千辛萬苦修好的公路隨之就被沙土掩埋的境況,庫布其人探索“栽死的、種活的、養綠的”的修路方案:在道路兩旁栽下幹沙柳、玉米秸稈等來設置沙障、固定流動沙丘、防止沙淹公路;在被固定的沙丘上種下牧草和低矮灌木,通過悉心養護讓道路兩側綠起來。在以“政府主導,幹部群眾和企業出錢出力,全民參與”的模式下打響了一場治沙大會戰,吹響了治理庫布其沙漠陣地戰的號角。

從1997年修建第一條穿沙公路至今,杭錦旗修建的重點穿沙公路共6條,總里程達900多公里。實踐證明,穿沙公路不僅改善了交通,公路兩側設置的沙障,公路沿線的飛播造林,控制了流動沙漠面積。然而,修建穿沙公路只是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的創新舉措之一。

多年來,當地結合沙漠化土地類型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使用“南圍北堵中切割”的方式進行科學治理,即沙漠的周邊被連綿的人工林緊緊鎖住,中間則用方格沙障固定沙丘,為飛機播種人工植苗創造條件。同時,逐步探索出“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産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與此同時,為了讓治理效果可持續,當地堅持用産業化的思路,把防沙治沙與産業發展有機結合,積極推廣“農戶+基地+龍頭企業”的産業發展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庫布其人從單純的生態建設,向生態建設、生態經濟發展並舉轉型,探索“點沙成金”、綠富同興的奧秘。達拉特旗官井村曾是有名的“窮沙窩子”,沙地變成了良田,多家企業看中這裡的發展前景,紛紛投資産業。2013年,村民們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社,統一生産、銷售沙柳苗條,2017年收入120多萬元,全村每人平均收入1.2萬元,成了小康村。

生態環境日趨友好也推動了當地沙漠旅遊業發展。近10年,庫布其生態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560萬人次,實現收入61.2億元。不僅如此,庫布其治沙市場主體正依託數十年治沙綠化增匯和光伏發電減排的“雙向碳中和”實踐成果和科技創新經驗,積極探索“治沙生態—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綠色化工”綠色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僅走進渾善達克、烏蘭布和、騰格裏、塔克拉瑪乾等各大沙漠沙地,還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治沙開出“中國藥方”。

治理:“對症下藥”治沉疴,“一湖兩海”現生機

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一湖兩海”是內蒙古的三大淡水湖,如三顆明珠鑲嵌在北方大地上,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內蒙古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位於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的岱海是列入“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的國家重要濕地之一。由於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等影響,岱海生態環境遭到破壞,20世紀50年代200平方公里的湖面,目前萎縮至50余平方公里。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保護治理岱海,推動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內治”向“內治外引”、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傳統治理向科學治理轉變。2020年以來,岱海萎縮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水質、生態系統開始改善。

在岱海治理中,當地結合實際,精準施策,推動實行工業零取水,耕地“水改旱”的措施。位於岱海南岸,擁有4台發電機組的大型火電廠每年需要從岱海取水1100多萬噸,並將冷卻水直排岱海。2017年4月,該電廠實施發電機組改革升級項目,隨後實現向岱海零取水。幾年來,涼城縣對湖周邊的21萬畝水澆地實施“水改旱”,推進農業節水。涼城縣農牧科技局副局長張澤介紹,對岱海沿岸耕地實行“水改旱”,每年可減少使用化肥4200噸、農藥6噸、地膜210噸,大大減少岱海的面源污染。在“水改旱”等農業控水措施基礎上,推廣使用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既能緩解農業與岱海爭水,又帶動種植業升級、農民增收。

2020年起,岱海治理由“一湖治理”升級為流域治理,實施22條入湖河流沿線綠化、水保等工程,改善水質和水迴圈。為確保治標又治本,岱海治理由“內治”向“內治外引”轉變。2020年5月,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從托克托縣境內的黃河干流取水,輸水線路長131.7公里,設計年最大取水量4466萬立方米。

尊重規律、對症下藥,一條生態保護的綜合治理之路在內蒙古如火如荼開展。

呼倫貝爾市全力推進兩期工程40個項目實施,打出呼倫湖治理組合拳——在呼倫湖周邊實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呼倫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57萬畝草場自2020年起全部禁牧,有效遏制流域草原退化、沙化趨勢;建成引河(海拉爾河)濟湖工程,進一步保證生態補水能力;5年限産休漁,結合增殖放流、土著魚種繁育研究,有效促進呼倫湖水生生態系統的恢復;對呼倫湖周邊及入湖河流沿線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工程,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削減人為干擾因素對流域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截至2021年6月,呼倫湖水域面積達到2144.9平方公里,較2011年增加300多平方公里,濕地生態逐步恢復,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作為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的關口,巴彥淖爾市開展烏梁素海全流域全要素綜合治理。在烏梁素海上游的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和積極探索沙漠治理與綠色産業相結合的可持續治理模式,治沙7.25萬公頃,阻止泥沙流入黃河、侵蝕河套平原;實施點源污水“零入海”行動,實現城鎮污水和工業園區廢水全部收集、處理、回用;在農村牧區運用先進技術,集中處理畜禽糞污、垃圾污水、秸稈等廢棄物,生産有機肥、沼氣,變廢為寶;開展烏拉山受損山體修復、山洪溝口整治;採取草畜平衡、休牧輪牧等措施,修復烏拉特草原生態。

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一湖兩海”綜合治理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個都不能少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談到保護好內蒙古生態環境,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統籌”二字。

有了方向指引,如今,內蒙古摒棄過去“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單一治理模式,多措並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增強針對性、系統性、長效性,實施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

打破阻礙系統治理的制度堅冰。內蒙古全面推行林長制,明確黨政領導幹部保護髮展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目標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解決林草濕資源保護髮展中的難點,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責任模糊、“誰管誰都不管”的問題。

逐步建立源頭治理的機制。內蒙古全區50.46%的國土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守住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底線,從源頭上將不合理開發擋在門外。完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設置綠色門檻,設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逐漸補上綜合治理的短板。內蒙古制定發佈《構築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屏障規劃》),構建“一線一區兩帶”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總體佈局。其中,“一線”是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主要山脈構成的生態安全屏障“脊梁”和“骨架”,“一區兩帶”是黃河重點生態區、大興安嶺森林帶和北方防沙帶三大戰略空間,以重點區域突破帶動全域生態環境改善,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統籌治理。

與此同時,《屏障規劃》以遵循生態保護和修復內在機理和規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將全區作為統一的生態系統進行總體佈局為總體建設思路,明確了森林植被建設與保護、草原植被建設與保護、防沙治沙、河湖綜合治理與濕地保護修復、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業綠色發展、損毀土地治理、地下水超採治理、環境污染防治九項重點任務。目標是到2035年,內蒙古全區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區域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和自我調節,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成,把內蒙古建設成為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綜合試驗區、生態服務和産品供給保障區、産業升級與綠色發展創新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踐行區。

發展:治理任重道遠,建設久久為功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量身定制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綱領。內蒙古胸懷“國之大者”,自覺堅持從國家大局出發、從民生根本和長遠出發,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實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認知革命。

做好生態文章。生態是內蒙古最大的資源。儘管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特別是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艱苦努力,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但是,內蒙古生態脆弱、環境污染的局面並未得到徹底改變,農田水利、黃河流域治理、“一湖兩海”綜合治理等依然任重道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的那樣,生態文明建設是久久為功的事情。內蒙古要堅持不懈,一年接著一年幹,要繼續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做好治理文章。堅守底線,劃定紅線,著力推動內蒙古生態環境的系統改善、統籌推進、全面進步,實現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統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近年來,內蒙古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農田水利建設、草原森林保護修復、沙漠荒漠治理以及“兩湖一海”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典型的“庫布其治沙模式”,打破了“沙漠不可治理”的堅冰,為維護生態安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經驗智慧。

做好綠色文章。綠色是內蒙古最美的底色,也是內蒙古最大的發展優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其中“綠色”是發展的根本,同時呼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到“一湖兩海”綜合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內蒙古在治理中發展,在發展中治理,“綠色”則是貫穿其中的最終目的。綠色發展中蘊含著創新,內蒙古在生態保護建設中不斷創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借助新技術、新方法不斷邁上更高的發展水準,取得更大的成效。綠色發展為了民生福祉,內蒙古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説到底就是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增強內蒙古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必須把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人民生活高品質發展、邊疆民族地區高效能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處理好生態、生産、生活的關係,促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發展方式向綠色化轉變。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高平、王瀟,內蒙古社科院院長、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春林,內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員高曉燾;執筆:高平、王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