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壓擔子之後需及時配上“助手”

幫帶指導+解難幫困

■講述人 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部政委 李永生

前不久的一個晚上,我到辦公室加班時,發現文職人員小艾的辦公室也透著光。我正準備敲門和她談談心,卻隔著門聽到她帶著哭腔説:“爸媽,我壓力挺大的,我好想你們……”電話那頭,應該是她遠方的父母。

在我的印象中,小艾性格爽朗,走上文職崗位後一直保持著昂揚的精神狀態,平時工作積極主動,從未在大家面前露出脆弱和消極的一面。

當時小艾情緒比較激動,我收回了敲門的手,打算另外找個機會了解情況。

第二天上班,小艾來找我簽字時,我打算和她好好談談心。可話沒説一兩句,她的手機就響起來,是相關領導打電話問她工作進展情況。“建設項目本週五進行公開招標,我一定認真落實好招標前的準備工作……”看她工作很忙,我沒再耽誤她的時間。

下班後,我看到小艾仍在辦公室。原來,她剛勘查完施工現場,還有一些文件需要處理。

“最近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我率先打開了話匣子,希望能得到小艾的回應。“政委,沒什麼困難。”小艾回道。

“部隊是個大家庭,戰友之間親如兄弟姐妹。我們是一家人,有困難一定要和我們説,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我把聲音放緩,推心置腹娓娓道來。

一番關心的話語,讓小艾受到觸動。她的神情逐漸放鬆,開始説出心裏話。

“政委,我覺得最近壓力有點大。近期單位搞建設,上級一下子給我安排了很多工作,我一開始很有動力,感覺得到了組織的信任。可具體工作中,很多問題我都是初次接觸,需要慢慢摸索。但苦惱的是,有時一項任務還沒學透,下一項任務就接踵而至,我連思考學習的時間都沒有,時間長了,壓力越來越大……”

“為什麼不及時反映情況呢?”“我知道,給我壓擔子是組織、領導和戰友對我的培養和信任,我不好意思説不行。而且我擔心講困難會給大家留下文職人員‘嬌氣’的印象。”小艾低頭説。

了解真實情況後,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小艾之前各項工作都完成得不錯,而且從不叫苦叫累,因此各級都認為她沒有困難、可以承擔更多任務。只注重壓擔子卻忽視了後續幫帶培養,才導致小艾的壓力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我向小艾表達了歉意,並向她承諾,以後開展工作,我們會注重培養幫帶和解難減負,為文職人員成長成才提供更多助力。

第二天,我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加強對文職人員關心關愛的問題,要求在文職人員承擔大項任務時主動靠前做好壓擔子、交任務的“下篇文章”,為他們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

隨後一次黨委會上,我引導大家對這段經歷進行反思。大家談到,駐疆部隊任務繁重,工作頭緒多,文職人員的加入為人才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各級對他們都抱有較高期待。雖説人無壓力輕飄飄,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可文職人員大多剛從大學走進部隊,如果在給他們壓擔子時不注重把握“火候”,忽視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挫傷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大家在討論中認識到,部隊工作節奏快、任務重、要求嚴、標準高,在給文職人員壓擔子的同時,必須重視與之配套的幫帶指導、解難幫困等工作。

此後工作中,各級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不僅關注文職人員的心理狀態,而且把“壓擔子”與“教方法”結合起來,在給文職人員安排任務的同時,教給他們挑起擔子的方法,循序漸進幫助他們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準。

最近,小艾在業務骨幹的指導下,圓滿完成前期受領的任務。在業務交流時她表示,會把在這次任務中學到的經驗技巧運用到之後的工作,將其轉化為更好完成任務的能力與動力。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胡 錚整理)

解讀A

科學把握“壓力拐點”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反映壓力與效力關係的曲線,叫“倒U壓力曲線”。曲線表明,在一定壓力水準下,提升壓力可以提升效力、激發潛能,逐漸進入最佳狀態,而一旦超過臨界值,則可能使人産生恐慌,效力不升反降。其轉机折點即為“壓力拐點”。

這一理論適用於很多情況,對文職人員來説也不例外。當前,文職人員活躍在軍隊建設的多條戰線。如何根據單位、任務、人員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調節壓力閥門,幫助文職人員激發潛力、達到最佳效力,考驗著用人單位的態度和智慧。

緊要處需“托一托”“緩一緩”。文職人員初入軍營,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部隊轉型建設對文職人員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能存在工學矛盾,産出大於積累;處於事業起步期或爬坡期,同時承擔著家庭、婚姻等多種責任;部隊對文職人員抱有較高期待,希望他們到崗就能幹、入職就上手……這些壓力,對文職人員的心態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這種情況下,各部隊可以適時給文職人員心理松鬆綁、情緒減減壓,適當減輕外部壓力,注重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努力營造鼓勵探索、支援創新、崇尚擔當、寬容失誤的環境和氛圍,讓文職人員放下包袱、輕裝前行。可以根據政策規定幫助文職人員解決煩心事、撓頭事,設身處地給予理解,滿腔熱情大力支援,紮實開展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等活動,做文職人員的知心人、解難人。

鬆懈處要“推一推”“逼一逼”。當然,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文職人員沒有找到定位,出現人無壓力一身輕、肩無重擔緩步行的情況。也有個別單位對文職人員不夠信任,習慣於讓能力強的官兵挑重擔、頂大梁,使用文職人員放不開手腳,這固然有利於爭榮譽、出成績,但也容易出現“忙者愈忙,閒者愈閒”的局面。

如果文職人員長期工作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就像溫水煮青蛙,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逐漸放鬆自身要求、降低工作標準。長此以往,“不懈”容易變成“鬆懈”,“人才”也變成了“庸才”。用人單位應審時度勢,點燃“壓力”這個助推器。要通過任務牽引,使文職人員在受領任務中明責、在執行任務中摔打、在完成任務中強能,在廣闊的軍營舞臺施展才華、蛻變成長;要發揮評議和問責等“利器”作用,對工作消極、搪塞推責、玩忽職守等情況進行講評,採取下發通報等方式,讓落實不力的文職人員曝曝光,營造有責有壓的局面氛圍。

助力文職人員全身心融入部隊建設發展,就要根據單位實際工作情況、任務具體實踐要求、文職人員成長進度等,動態調整壓擔子的力度,形成積極向上、鬆緊適度的工作氛圍。如此,那些“才露尖尖角”的文職人員才能向陽生長,終成“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可喜景象。

(作者單位:海軍某潛艇基地)

解讀B

促使壓力變為動力

文職人員受領一項任務時,通常會有“要我做”和“我要做”兩種不同的狀態。他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壓力,是外因,後者是動力,是內因。“要我做”通常也能完成任務,但“我要做”體現了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根本態度和精神狀態,是創造性做好工作的基礎。

壓力與動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這種轉化不是自發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甚至需要“催化劑”。

毋庸諱言,在改革強軍的重任面前,文職人員工作壓力陡增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只提目標要求,不注重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就會影響文職人員長遠發展。要想使肩頭的壓力轉化為矢志強軍的動力、逢山開路的能力、推陳出新的活力,各用人單位不僅要給任務、定目標,更要教方法、作示範,文職人員自身不僅要錘鍊心理素質、找準前進方向,也要改進工作方式、提升能力水準。

具體來説,各用人單位和各級帶兵人要強化責任意識,將文職人員視為部隊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不僅充分信任、給予機會,還要用心做好“下篇文章”,全程關注文職人員工作任務進度,切忌脫離實際情況,以“壓擔子”之名,當“甩手掌櫃”。文職人員工作出現矛盾問題時,用人單位要及時跟進幫助,指明工作思路,提出合理建議,確保方向不跑偏;文職人員遇到委屈挫折時,用人單位要當好堅強後盾,選擇合適妥當的時機方式,幫助他們解開思想疙瘩;文職人員取得成績進步時,用人單位要給予肯定讚許,共同總結任務中的經驗和不足,科學設計下階段成長計劃。另外,文職人員中有的能力強一些,有的能力弱一點,單位領導幹部不要對那些能力稍弱的同志動輒批評,甚至冷嘲熱諷,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使大家都能揚長避短、補齊短板,在良好氛圍的帶動下甩開膀子、邁開步子,取得進步。

一個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是成長。對於文職人員個人來説,壓力面前無退路。部隊是個大熔爐,進來是塊鐵,要想出去成為一塊鋼,必須要過“壓力”這一關。一方面,文職人員要及時轉換思維、調整心態,沉下心來學、靜下心來思、穩下心來幹,少些埋怨、多些迎難而上。遇到糟心事、煩心事,尤其是壓力較大時,可以通過逆向思維、換位思考、轉移注意力、尋找積極因素等方式,給予自己正向心理暗示,排解壓力,減輕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文職人員也要學會用“彈鋼琴”的方法,對問題一個個地分階段、分層次處理,在分解壓力的過程中讓自己成長成熟,通過急難險重任務的磨煉、基層艱苦環境的鍛鍊、處理複雜棘手問題的歷練,不斷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勝任崗位的能力,在壓力下經受考驗,在壓力中加速成才。

(作者單位:北部戰區陸軍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