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險産品持續增多—

商業健康險關注“銀發”市場

本報記者 于 泳 李晨陽

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開發老年人健康保險産品。

中國銀保監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07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有商業保險保單,老年人商業保險滲透率為41%。老年人保單件數2.26億件,佔保險業全部保單件數的11%。“十三五”期間,老年人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4萬億元,承保人次、保費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投保積極性明顯提高。

市場期待更多新産品

在過去的5年裏,健康險保費一直保持了較高水準增長。但是從産品條款來看,絕大多數健康險的投保條件對年輕人更友好;從投保數據來看,40歲以下人群的投保積極性更高,貢獻了絕大多數的保費收入。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面臨著産品供給不足和保費貴兩大難題。

為化解這一難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引入費率調整機制,規避因醫療費用上漲帶來的保險産品定價風險,從制度上解決老年人和患病人群難以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問題。截至今年10月,已上線25款投保年齡超過70歲的費率可調長期醫療險産品。

如果説短期健康險化解的是投保人對於醫療花費的焦慮,那麼重疾險則更側重於患病後的財務補償。與短期健康險相比,重疾險繳費週期更長、更考驗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適合老年人的重疾險需要保險行業投入更多力量研發創新。

去年11月份,中國精算師協會發佈了2020版重疾表,首次編制了2020版定義規範下的嚴重阿爾茨海默症和嚴重原發性帕金森病的發生率參考表,開啟了專門針對老年重疾經驗發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可以説,新版重疾表的推出為老年人保險産品的開發和創新提供了定價基礎。不僅如此,據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其他重疾經驗發生率表在年齡上也有拓展。其中,多個病种經驗發生率表的年齡拓展至105歲,較重急性心肌梗死經驗發生率表和嚴重腦中風後遺症經驗發生率表的年齡也拓展至75歲,為老年專屬重疾産品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援。

有了重疾表做定價基礎,新産品的推出似乎水到渠成。10月份,科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聯合信泰人壽共同推出了一款重大疾病保險,該産品在老齡人群保障方面獨具特色:例如,若被保險人60歲前未發生重疾,60周歲(含)後住院治療,每天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補貼。此外,對於特定疾病在基礎保額之外還有15%至50%的額外賠付。同樣是在10月份,眾安保險推出了“腦無憂認知症防護險”,重點針對阿爾茲海默病人群,通過商業保險整合早期篩查和早期干預服務,提供集“篩查—干預—保險—治療”于一體的健康解決方案,填補了該領域的市場空白。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宋佔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版重疾險針對老年人可能罹患的嚴重阿爾茨海默病,增加了嚴重認知功能障礙保障,而舊版重疾險僅包括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保障。不過,從已經上市的産品來看,還沒有真正解決老年人有保可投的問題,舊版重疾險一般承保年齡截至55周歲,目前在售新産品的承保年齡能夠放寬至60歲的也是少數。

“保險+服務”有大作為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共有154個行政村,總人口12.69萬人。由於海拔較高,再加上飲食習慣高鹽高脂,當地群眾高血壓患病率較高,其中60歲以上人口高血壓患病率接近100%。得知這一情況後,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阜外醫院等專業機構赴循化縣開展“三高共管示範區”項目建設。中再壽險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提出了“慢病管理+保險保障”解決方案,醫師對患者血壓狀況和用藥情況進行督導管理,並時刻關注突發情況,降低了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以及腦中風等的概率。截至今年9月底,“三高共管”項目已經為首批1500名患者免費提供了為期1年的“慢病管理+保險保障”系統解決方案,患者血壓測量率和控制率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與國內險企提供的精細化服務不同,外資險企在健康管理方面也頻頻發力。今年7月,友邦人壽推出“友自在”養老綜合解決方案。其中,針對養老規劃意願強烈,卻患有“三高、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次標體客戶”,推出了《友邦智選康惠慢病版醫療保險》,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在內的近200余種常見慢性病,符合條件的均可正常投保。同時,配合該産品友邦還推出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特別是“專病專項管”,重點針對甲狀腺結節這一慢性病,為患者提供包含“入組管理、日常諮詢、問卷追蹤、治療康復”等服務在內的慢性病管理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各省推出的“惠民保”産品,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保險+服務”的運營模式。特別是2021年産品迭代之後,絕大多數省份的“惠民保”在保障責任中不僅加入了特殊用藥、協助掛號、就醫綠色通道等實用的服務,部分産品還把質子重離子治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等新型醫療技術納入了保障範圍。

宋佔軍告訴記者,一方面,惠民保是一種“低頻高損”的保障性産品,具有較高的免賠額和極高的報銷限額,能夠幫助老年人等群體減輕極重大醫療費用負擔;另一方面,消費者要全面認識惠民保的産品特徵,惠民保的高免賠額需要參保患者個人負擔,也正因為如此,“跟保”才可能在整體上降低參保人的保費負擔。

數字化轉型是重要抓手

保險是經營風險的行業,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投保健康險後發生理賠的概率確實要高出很多。如何實現風險可保,是行業一直在探索的重點和難點。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保險科技企業已經在積極佈局。“保險應用的線上化、智慧化發展,快速提升保險業務效率,全面改善保險客戶體驗。比如力碼科技近期正在研發的保險産品智慧搜索引擎,能夠根據消費者個體的健康、年齡等多維度資訊綜合匹配到最適合的保險産品,從投保端提升老齡用戶的投保效率和精準度,從而提升老齡人群的風險保障水準。從長遠來看,以數據驅動業務發展,能夠提供符合用戶多元化需求的適老保險産品。”力碼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李超説。

事實上,今年10月銀保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産品供給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數字化轉型,配套開發適應各類場景且符合精算原理的人身保險産品。同時,明確支援創新發展各類養老保險産品,探索將長期護理責任、風險保障責任和養老金領取安排與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有效銜接;立足長期健康保障,提高重大疾病保險保障水準,支援健康保險産品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可以説,近年來監管部門也在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援,鼓勵保險機構發展各類老年人保險産品,豐富老年人可選擇的商業保險品種,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通過智慧核保、精準風控、大數據畫像等方式提高了業務效率,輔助了新産品開發。

宋佔軍表示,目前商業健康保險不僅在逐步提高投保年齡上限,而且努力增加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特定慢性病群體的健康保險産品供給。此外,在老年防癌險、長期護理保險等方面保險機構也在不斷完善産品設計,豐富健康管理服務,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推動我國實現健康老齡化。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適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險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甚至會成為很多人的必需品,再疊加政策利好以及市場供給優化,未來老年健康險有望將成為行業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