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青藏鐵路迎來全線通車運營15週年。15年來,廣大鐵路運營維護人員堅守在青藏高原,續寫著新時代青藏鐵路精神,他們用巨大的付出和奉獻保障著這條鋼鐵大動脈的安全運營。截至2021年10月底,青藏集團公司累計運送旅客2.75億人,累計運送貨物達到7.1億噸。

進入冬季,青藏鐵路巡護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凍土路段進行檢測和養護。望昆線路車間轄區內有116公里的線路跨越凍土區,平均海拔4500多米,這樣的工作環境,于本蕃和工友們早已習以為常。凍土線路養護的首要任務就是應對氣溫變化對凍土路基産生的影響,越是嚴寒酷暑,巡查頻次就越高。在含氧量只有內地45%的極端環境下,每一次巡護都是對人體生理極限的挑戰。

為了準確掌握凍土變化規律,于本蕃和工友每天要徒步走近10公里,每隔50米就跪在鋼軌上俯身目測檢查。每一米線路,每一組道岔,甚至每一個螺釘,都不輕易放過。

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時,24歲的于本蕃來到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段,擔負起全線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災害最多的125公里凍土線路養護任務,一待就是12年。直到2018年,才被調到海拔稍低一些的望昆線。

16年的一線工作經驗,于本蕃寫了幾十萬字的抗凍土筆記,並提煉出“看、測、析、敲、聽、驗”六標檢修工作法,被青藏高原凍土路段廣泛應用。

在青藏線上,每一位鐵路員工都在平凡崗位上傳承和發揚著“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車站,運轉班組調車長高魯退伍後一直從事調車工作,17年來,他連接、摘下的車鉤不計其數,創下無一差錯的紀錄。

看似簡單的解鉤動作背後卻是無數次的實戰訓練。為了讓業務更加純熟,高魯經常帶著大夥兒仔細研究車鉤狀況和連接性能,再一遍遍地反覆練習。

調車工作不分晝夜冬夏,冬季作業從早9點到晚上10點,高魯和隊友要在機車安全扶梯上站立多達5個小時,一個班下來經常渾身都是冰碴子。

今年6月25日,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的鐵路開通運營,復興號首次登上雪域高原,首發司機是34歲的藏族小夥斯朗旺扎。

斯朗旺扎出生於西藏自治區洛隆縣的農牧民家庭。2007年,他從鐵路學校畢業後進入格爾木機務段,成為一名鐵路人。

當年去蘭州上學,他從老家坐汽車出發到格爾木換乘火車,一路要花去六天時間。畢業後,斯朗旺扎親身感受到鐵路發展給西藏各方面帶來的巨大變化,他勤學苦練,從見習司機一步步做起,14年間,他駕駛機車安全運作55萬公里。2020年11月,經過層層篩選和考核,斯朗旺扎脫穎而出,成為復興號動車組的列車司機。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機務段指導司機 斯朗旺扎:特別自豪,咱們青藏鐵路有那麼多世界第一的紀錄,能在高原上開火車就覺得很榮幸,那我們所要做的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一點一滴地把本領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