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題:以歷史遠觀未來,看中共百年黨史中的三個歷史決議

中新社記者 邢翀

11月8日至11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中共百年華誕的特殊節點,這又是一個以“歷史為題”的決議。

歷史與未來,總是在某些重大的時空坐標中相遇。回顧中共百年發展歷程,很容易聯想到另外兩個歷史決議——1945年《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儘管時代背景不同,但正因其承前與啟後、繼往與開來,被視為“中國共産黨史的大綱”。

70多年前,在全民族抗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一場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同樣是從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開始。歷經延安整風,中共完成了一次全面而徹底的自我檢視,黨史上的首個歷史決議正是這次整風運動的理論成果。

在中共百年黨史中,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恰是一項優秀傳統。《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中共建黨以來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開創了中共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先河。

第一個歷史決議的未來指向性還不止於此。翻閱中共黨史會發現,這個決議原本準備提交中共七大討論,但為了“避免大會把重點放在歷史問題上”,改為提交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從而更加“團結一致向前看”。

誕生於改革開放之初的第二個歷史決議同樣立足於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性轉折後,如何看待重大歷史問題,關乎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關係到中共領導下中國的未來走向。

歷時20個月反覆修改,《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全面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

這個歷史決議對中國社會主義未來發展具有長遠指導意義,其在中共十二大前夕討論通過,是對過去的問題“作一個結束”,“十二大就講新話,講向前看的話”,體現出了鮮明的未來導向。

此番,立於百年華誕的歷史坐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共繼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總結中共百年奮鬥經驗,特別是著重闡釋了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與前兩個歷史決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回顧百年奮鬥歷史,第三個歷史決議將其經驗總結為“十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鬥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揭示了百年大黨的力量源泉和成功密碼,也正因此,中共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站在百年新的起點,決議不僅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中共正帶領中國人民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諸多嚴峻複雜的風險挑戰。

面對前所未有的宏闊課題,認清歷史方位,把握歷史規律,決議領航定向的指引意義不言而喻。正如全會所指出的,“從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歷史遠觀未來,百年中共始終堅持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才得以創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過往百年已是風雨兼程,下個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如何走好“趕考路”,答案蘊于歷史,寄于未來。